八月初四,孟飛青奄奄一息地坐在湧金門下。
非常時期,臨安城全城閉鎖,隻開了湧金一門,供人出入。城門裏外,卻是三千禦林軍,嚴陣以待,專等那刺客現身。
那刺客雖然蒙麵,但身形、聲音,卻為多人所見、所聞,確鑿是個魁偉男子,年約四十上下。因此老人、小孩、女子,都可酌情出入,而成年男子,則需被門前守軍,細細排查。
孟飛青,便是這排查的最後一關。
他原是嶽飛帳下的書記官。嶽飛死後,他在臨安奔走,身攜萬人書,想要為嶽飛正名。終於被秦檜發現,關進了天牢,迄今已一年六個月有餘。
章員踢了踢竹筐,笑道:"孟飛青,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相爺讓你來指認嶽家軍的人,正是把你廢物利用。你若識相,就好好立這一功,說不定他老人家一高興,便給你個痛快。"
孟飛青坐在筐中,被他踢得歪倒一旁,第一眼,便看見了焦鋒。
焦鋒這時正在一隊等候盤查的男子中間,聽見"孟飛青"的名字,他不由吃了一驚,後退一步。這一退,便撞上了後邊的人,差點露了相。
好在其他人在看到孟飛青的時候,也都很害怕,才又把他藏了過去。
一年半的天牢拷打,早已將孟飛青摧殘得不成人形。那麼大一個人,卻被塞在一個破籮筐裏,被兩個健卒,用一根竹杠串著,抬了過來。他被放在一張桌子上,籮筐震動,他的頭便在筐沿上碰來撞去,沒筋沒骨,直似一灘爛泥。
那枯草一般的亂發下,是皮開肉裂的一張臉,昔日儒雅俊秀的"妙筆飛青",如今已成了一隻令人不忍多看的怪物。
"孟呆子?"焦鋒心頭劇痛,"真的是孟呆子?他們對你,到底做了什麼!"
這時候,他距孟飛青尚有三丈,在他前麵,尚有十二個普通百姓,在排隊。
"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在嶽家軍的時候,孟飛青和焦鋒,就總被將士們開玩笑。
本朝軍中,昔日孟良焦讚的事跡,早就傳為美談。所以,當焦鋒投靠嶽元帥的時候,大家馬上就把他和原本就在軍中的孟飛青,硬綁成了一對組合,仿佛他倆天生就該是夥伴。
"孟先生,你和焦將軍誰的酒量更大啊?"
"焦將軍,孟先生剛才到那邊去了,是不是找你?"
可是實際上,他倆卻偏偏是天生的對頭。
焦鋒出身軍門,驕橫粗魯,不守規矩。因為不滿上司懦弱,竟率領一支三千人的隊伍,跋涉數百裏,來投嶽家軍。惹得嶽飛大被彈劾,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四處斡旋,才平息事態,保住焦鋒的性命;而焦鋒也因此被降職到底,又從士卒幹起,慢慢積累軍功,才恢複將職。
孟飛青則是儒生出身,據傳還是亞聖的旁支。在嶽家軍中一直擔任書記官一職,為嶽飛出謀劃策,細心周到,雖是文職,卻廣受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