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 / 2)

兩人離得家,來到戲堂。隻見村口這間大屋青磚築就吊鬥飛簷,兩扇黑漆的大門,兩邊掛著一副木聯,上書:千裏路途三兩步,萬裏歲月一夕間。

公羊海看到這木聯,想起傀儡戲以小演大以物象人,頓覺生動傳神,不由喝了聲彩。又想起那一夜陳玉琴曾吟過一句詩,便問道:"你上次吟的那詩是什麼來的......'功名''掌上'什麼的。"陳玉琴道:"哦,那個啊,是'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公羊海笑道:"乍聽時嚇了一跳,好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氣派。"

陳玉琴也笑道:"說起來,這詩還有個笑話來的。"公羊海大感興趣,道:"說說?"陳玉琴道:"前朝我們村裏有位前輩,頗具才名,曾入京趕考。回來時自覺有望,便卜得一卦,卦曰'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頂甲文魁。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他自覺得此吉言必可高中,哪知放榜時,卻名落孫山。他一氣之下投筆不顧,一心精研傀儡戲。後來他在演一出文狀元戲時,終於頓悟,原來卦上所說,就是指他此時。後來我們便常在傀儡戲開場時吟誦這後邊一句,提醒自己,傀儡戲雖是小道,裏邊也有乾坤,切不可妄自菲薄。"

說話間,兩人已來到堂中坐下,陳玉琴向來在村中人緣頗好,公羊海來了一月有餘,也與不少村人相識,都打了招呼。公羊海定神細瞧著戲台,又是一番景象:那戲台不過二十餘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背後是帷幕擋住藝人,隻讓傀儡在台上表演。兩邊的上下場,一寫"出將",一寫"入相"。台下兩側分坐六人各持絲竹,準備和奏。公羊海看了半晌咂舌道:"真的和唱大戲一樣啊。"

未幾,絲竹響起。傀儡戲正式開始。先是兩個孩子手上套了黑豬黃狗,在台上玩了會布袋。兩個小家夥稚氣未脫,奶聲奶氣,手上的活兒卻不俗,將兩個夯貨演的憨態可掬。接著又是一場皮影,演的是《三英戰呂布》,刀來戟往煞是熱鬧。緊跟著又是一場鐵線傀儡,完了壽星佬兒出來向大家回禮。接著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提線傀儡。從《八仙賀壽》演起,一場接一場綿綿不絕。

公羊海雖然好奇,但是終究對傀儡戲太過生疏,門道看不出,熱鬧看得多了也就厭了。眼看要已到午後,雖吃了零嘴,也算餓了一天。肚子咕咕一叫,公羊海立時借機建議回去。

兩人出了戲堂,被迎頭撒來的的正午陽光晃得一暈。公羊海推著陳玉琴往家而去,陳氏一族實在太愛傀儡戲,大白天的,偌大個村子除了戲堂之外,竟無人聲。兩人走在村中大道上,陳玉琴的椅輪碾在地上碎石上"格登登"作響。道路兩旁,楊柳枝葉已茂,迎風招展頗有風姿。更遠處,新麥方熟,微風過處麥浪送香。公羊海一時之間心懷大暢,身吸一口氣,渾身骨節嘎吧吧一響,隻覺神清氣爽,分外的舒服。

陳玉琴笑道:"幹嗎?想打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