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娃娃博士鄧稼先(2 / 2)

因為一種新式核彈造好了,能不能得到有效爆炸,必須先進行“航投”試驗,試驗場的航投試驗往往都是很危險的,因為許多技術參數要從多次試驗才能獲取。鄧稼先領導研製的是第二代新式核武器,各種試驗數據對他來說,猶為重要!

試驗開始,軍用專機,將新式核彈帶到試驗場地上空,用一種特製的降落傘從空中往下投試,投到指定目標再爆炸,才能是有效爆炸。

那天,試驗場地風和日麗,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平平靜靜,老天爺似乎也在希望這次新的試驗能夠成功。

隨著指揮員一聲命令,載著新核彈的飛機準時起飛,飛機的隆隆聲打破了戈壁灘原始的沉靜。

人們在各自的掩體裏,靜靜地看著飛機慢慢地飛向靶場。所有人的心都在隨著飛機的臨近而一陣一陣地縮緊!

“投彈!”指揮員大聲發出命令。

試投員按程序順利地進行每一個操作。

可是,當第一降落傘放下的時候,平靜的戈壁灘上突然刮起一陣大風!降落傘被大風刮得改變了方向,不能完全不開!新式核彈在空中的程序沒走完,已經墜到了場麵,不但沒有爆炸,整個彈體被摔破,一些碎片飛得好遠!

鄧稼先看到目前出現的這一切,急得不顧一切地衝出掩體,跑到靶場,撿起一塊碎片,急得大叫一聲:“哎!”

“鄧總,太危險了!”

他身後的人,迅速衝上前,一把打掉他手中的彈片,將他拽進掩體。

鄧稼先不是不知道彈片的輻射濃度有多大,他一時根本沒想到個人安危。此時此刻,他隻覺得心疼,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多少時間!而且國家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花了這麼多錢,讓自己搞出來的核武器竟然被摔壞了!那一刻,鄧稼先的心似乎跟那新核彈一起碎了!

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鄧稼先身體接觸了彈片,馬上拉著他去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濃度很高的放射性物質。

慢慢地,鄧稼先的肝髒受到了損傷!

慢慢地,鄧稼先的骨髓裏也被放射物質侵入······

鄧稼先仍很平靜,他好像知道自己幹的這一行,早晚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明知“核老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弄清楚,好好的第二代原子武器怎麼會被摔的?

醫院檢查沒做完,就堅持回到核試驗基地,許多危險的程序都自己動手幹,反正自己是個“輻射人”了,危險的活,不讓身邊的人上,常常對身邊的年輕人說:“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

1985年,鄧稼先最後不得不離開奮戰了多年羅布泊,回到北京。一到北京,醫生便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了癌症。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靜地對自己妻子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1986年7月29日,62歲的鄧稼先與世長辭!

他留給人們的,卻是永遠的懷念和崇敬!

注:爆轟物理——物理研究的一個門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