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歐內斯特·海明威
(1899—1961)美國作家《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老人與海》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
1955年赫爾多爾·奇裏揚·拉克斯內斯
(1902—1998)冰島作家長篇小說《沙爾卡·瓦爾卡》、《獨立的人們》、《世界之光》、長篇曆史小說3卷《冰島鍾聲》等《漁家女》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秀的敘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1881—1958)西班牙詩人詩集《詩韻集》、《悲哀的詠歎調》;散文集《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長詩《空間》等《悲哀的詠歎調》由於他的西班牙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
1957年阿爾貝·加繆
(1913—1960)法國作家劇本《誤會》、《正義》;小說《局外人》、《鼠疫》;論文集《西西弗的神話》等《局外人》、《鼠疫》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1958年鮑裏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1890—1960)蘇聯詩人、小說家詩集《在街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題與變奏》;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等《日瓦戈醫生》在當代抒情詩和俄羅斯的史詩傳統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1959年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1901—1968)意大利詩人詩集《水與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間是夜晚》和《日複一日》等《水與土》由於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1960年聖·瓊·佩斯
(1887-1975)法國作家《藍色戀歌》《藍色戀歌》由於他高超的飛越與豐盈的想像,表達了一種關於目前這個時代之富於意象的沉思
1961年伊沃·安德裏奇
(1892—1975)南斯拉夫小說家散文詩集《黑海之濱》和《動亂》;長篇小說《德裏納河上的橋》、《特拉夫尼克紀事》和《薩拉熱窩女人》並稱為“波斯尼亞三部曲等《橋·小姐》由於他作品中史詩般的力量——他借著它在祖國的曆史中追尋主題,並描繪人的命運
1962年約翰·斯坦貝克
(1902—1968)美國作家《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煩惱的冬天》等《人鼠之間》通過現實主義的、寓於想象的創作,表現出富於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感觀察
1963年喬治·塞菲裏斯
(1900—1971)希臘詩人詩集《轉折點》、《神話和曆史》、《航海日誌》和《畫眉鳥號》《畫眉鳥號》他的卓越的抒情詩作,是對希臘文化的深刻感受的產物
1964年讓·保爾·薩特
(1905—1980)猶太人,法國哲學家、作家哲學《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小說《惡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劇本《蒼蠅》和《禁閉》等《蒼蠅》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遠影響
1965年米哈伊爾·亞曆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1905—1984)蘇聯作家長篇巨著《靜靜的頓河》和長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等《靜靜的頓河》由於這位作家在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籍這兩者在那部小說裏描繪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曆史層麵
1966年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
(1888—1970)猶太人,以色列作家小說《婚禮的華蓋》、《大海深處》、《過夜的客人》、《訂婚記》等《行為之書》他的敘述技巧深刻而獨特,並從猶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題
1966年奈莉·薩克斯(女)
(1891—1970)瑞典詩人詩集《逃亡與蛻變》、《無塵世界的旅行》、《死亡依舊慶祝生命》;詩劇《伊萊》等《逃亡》因為她傑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闡述了以色列的命運
1967年安赫爾·阿斯圖裏亞斯
(1899—1974)危地馬拉詩人、小說家小說《危地馬拉傳說》、《總統先生》、《玉米人》等《玉米人》因為他的作品落實於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傳統,而顯得鮮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