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外國文學家及文學作品(1 / 2)

古希臘兩大史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傑作。《伊利亞特》敘述希臘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勇將阿喀琉斯的爭吵為中心,集中地描寫了戰爭結束前幾十天發生的事件。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伊十年未克,而勇將阿喀琉斯憤恨統帥阿伽門農奪其女俘,不肯出戰,後因其好友戰死,乃複出戰。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爾英勇地與阿喀琉斯作戰身死,特洛伊國王普利安姆哀求討回赫克托爾的屍體,舉行葬禮,《伊利亞特》描寫的故事至此結束。《奧德賽》敘述伊大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寫的隻是這十年中最後一年零幾十天的事情。奧德修斯受神明捉弄,歸國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處遭難,最後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當奧德修斯流落異域時,伊大卡及鄰國的貴族們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珀涅羅求婚,迫她改嫁,珀涅羅用盡了各種方法拖延。最後奧德修斯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殺盡求婚者,恢複了他在伊大卡的權力。

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古希臘曆史上誕生了著名的三大悲劇詩人,他們代表了古希臘悲劇藝術興起—繁榮—衰落各個時期的最高成就: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了“盜火者”普羅米修斯從天界為人類帶來光明與溫暖,甘受宙斯懲罰的故事。索福克勒斯被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是標誌著希臘悲劇藝術完美結構的典範,以倒敘“追凶”的方式講述了俄狄浦斯王發現自己就是“弑父戀母”的罪魁禍首。其悲劇的感染力特別使人震撼,也使“俄狄浦斯情結”被後世心理學家當成了“戀母情結”的代名詞。歐裏庇得斯是“心理戲劇的鼻祖”,代表作:《美狄亞》,寫取回金羊毛的英雄依阿宋的妻子美狄亞不惜殺害自己的孩子複仇的故事,在後來的女權主義者看來最早提出了婦女問題。

印度兩大史詩主要反映了什麼內容

印度兩大史詩分別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的書名意為“偉大的婆羅多族”。全書分為18篇,長約10萬頌(每頌兩行),是世界上已知史詩中卷帙最為浩繁的。《摩訶婆羅多》通過兩大王族的權勢鬥爭,反映了古代印度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再現了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曆史過程,並以鮮明的態度批判了恃強淩弱的不義戰爭,表達了古代印度人民反對卑劣占有,追求家庭和睦,提倡親情友愛,爭取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渴求國家和平統一、當權者施行仁政的理想。《羅摩衍那》書名意為“羅摩傳”,被稱為“最初的詩”。全書共分為7篇,約2萬頌。主要內容是關於王子羅摩被陷害、流放和複位以及同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史詩的主人公羅摩是古代印度人民理想的君王形象,通過歌頌他身上的武勇和德行兩方麵的優良素質,表達了古印度人民提倡自我犧牲,追求政治安定,謳歌鬥爭精神,讚美友誼和愛情的主題思想。羅摩的品質反映了下層人民的道德和理想要求:反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期盼國家團結統一,反對侵略掠奪和不義戰爭。

世界文壇三大怪傑是指哪三個人

世界文壇三大怪傑是指洛佩·德·維加、伏爾泰和科萊特。洛佩·德·維加(1562—1635),西班牙劇作家、詩人,西班牙黃金時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創定了西班牙巴洛克古典戲劇的準則,至今其作品仍在古典戲劇裏被排演。他同時也是一位西班牙語界的偉大的抒情詩人,他對於西班牙文化的影響一直持續著。伏爾泰(1694—1778),18世紀啟蒙主義者公認的領袖、是當時歐洲文學史上思想界的泰鬥。他的文學作品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理小說《老實人》。科萊特(1873-1954),20世紀法國文壇巨星、聞名世界的傑出女作家,有“法國文壇怪傑”、“法蘭西的國寶”等譽稱。她的小說具有自傳性質,作者既不掩蓋自己的真麵目,也不隱藏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