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由哪兩部分組成
荷馬,生於公元前八世紀後半期的愛奧尼亞,是古希臘最著名和最偉大的詩人,他是《荷馬史詩》(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的作者。《荷馬史詩》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它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荷馬史詩》成了“希臘的聖經”。《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處理的主題分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基裏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皇後珀涅羅團聚的故事。
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傑作。
《伊索寓言》是伊索寫的嗎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流傳的幾百個諷喻故事,是後人把它收集起來,歸在公元前6世紀的寓言作者伊索的名下。所以《伊索寓言》並不是伊索寫的。《伊索寓言》蘊含了深刻精辟的哲理,同時又充滿了幽默的情趣和豐富的想象,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了傳教士口述的譯本刊行。從那以後,《龜兔賽跑》、《農夫和蛇》、《狐狸和烏鴉》等成為我國廣大人民所熟知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的形成過程如何
《一千零一夜》(舊譯《天方夜譚》)是中古阿拉伯文學中一部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的民間故事集,是世界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千零一夜》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從口頭創作到編訂成書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大約8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出現手寫本。又經過幾百年的搜集、整理、加工、補充,大約到16世紀才最後定型。而由文人編纂成書,出版問世,還要晚一些。
《萬葉集》的內容包括哪些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類似於我國的《詩經》,所收詩歌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其成書年代和編者,曆來眾說紛紜,但多數為奈良年間(公元710—784)的作品。一般認為詩歌總集經多年、多人編選傳承,約在8世紀後半葉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完成。其後又經數人校正審定才成今傳版本。詩集共20卷,收詩歌4500首。按內容可分為雜歌、相聞、挽歌等。雜歌涉及麵廣,四季風物、行幸遊宴、狩獵旅行等都在表現之列;相聞大多是戀人、朋友、親人之間感情上相互聞問的詩歌;挽歌主要指葬禮上哀悼死者的詩歌,也有臨終遺作和後人緬懷之作。此外,詩集還廣收了口頭流傳的民謠《東歌》和《防人歌》。前者是流傳在日本東部的民歌,後者為戍邊兵士的詩歌。兩者均表現純情、質樸的風格。
《源氏物語》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代表東亞(尤其指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成書在公元1001年至1008年間。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眾妃、侍女的種種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從體裁看,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被認為是日本的《紅樓夢》。《源氏物語》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物哀”即見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後日本的小說中明顯帶有一種淡淡的悲傷。而“物哀”也成為日本一種全國性的民族意識,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