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是什麼
米蘭·昆德拉,生於1929年,捷克小說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罄。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麵輕鬆,實質沉重;表麵隨意,實質精致;表麵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霍桑的創作有什麼特點
納撒尼爾·霍桑(1804—1864),美國小說家,是美國19世紀影響最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和心理小說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奸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製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作者細致地描寫了經過長期贖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婦海斯特·白蘭,長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責備而終於坦白承認了罪過的狄姆斯台爾牧師,以及滿懷複仇心理以至完全喪失人性的白蘭的丈夫羅傑,層層深入地探究有關罪惡和人性的各種道德、哲理問題。小說以監獄和玫瑰花開場,以墓地結束,充滿豐富的象征意義。霍桑在藝術上獨具一格,擅長心理描寫,善於揭示人物的內心衝突。他把自己的小說稱為“心理羅曼史”。他潛心挖掘隱藏在事物背後的不易覺察的意義,作品想象豐富,結構嚴謹。
惠特曼創造了哪種詩體
沃爾特·惠特曼(1810—1892),美國詩人。惠特曼是土生土長的美國詩人,他創造了一種新型詩體:自由體詩。即不受格律、韻腳的限製和束縛,任思想和語言自由自在地發揮,詩作《草葉集》奠定了美國詩歌的基礎,並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詩歌藝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是詩集《草葉集》。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內戰結束後他自費發表了反映內戰的詩篇《桴鼓集》。幾個月後他又出版了一本續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啊,船長,我的船長》等。惠特曼是美國著名的民主詩人,他歌頌民主自由,體現了美國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他讚美人民創造性的勞動,他的詩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生氣勃勃的精神。
馬克·吐溫獲得的美譽是什麼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寫作風格是:熔幽默與諷刺於一爐,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傑作,又是悲天憫人的嚴肅!他經曆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他所著的《艱苦歲月》、《湯姆·索亞曆險記》、《哈克貝裏·費恩曆險記》、《競選州長》、《百萬英鎊》都是流傳廣泛的名篇。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
歐·亨利的作品被稱為什麼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讚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