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外國著名文學大師(6)(1 / 3)

德萊塞的代表作是哪部作品

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美國小說家。他的第一部小說為《嘉莉妹妹》,通過農村姑娘嘉莉到芝加哥謀生而成為名演員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繁榮外衣掩蓋下的生存鬥爭,對美國貧富對立的社會作了深刻的描寫。這部小說因被指控“有破壞性”而長期禁止發行,但一些散發出去的贈閱本卻引起了許多重要作家的注意。1911年,《珍妮姑娘》問世,接著又發表了《欲望三部曲》的前兩部《金融家》(1912)和《巨人》(1914),奠定了德萊塞在美國文學界的地位。《天才》(1915)是德萊塞自己最滿意的一部長篇小說。它通過一青年畫家的墮落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以真實的犯罪案件為題材的《美國的悲劇》(1925)是德萊塞的代表作。他的藝術特色——廣闊的社會畫麵、豐富曲折的情節、深入細致的心理描述,不同情景的對比手法及獨具個性的語言——統統體現在這部傑作中。德萊塞既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第一位傑出的作家,也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在美國文學史上,他是不帶偏見地率先如實描寫了新的美國城市生活,厥功奇偉。

傑克·倫敦的創作有什麼特點

傑克·倫敦(1876—1916),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被稱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傑克·倫敦自幼當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後通過半工半讀最終取得巨大成就。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生活經驗之豐富在世界作家之中是不多見的。傑克·倫敦的創作,筆力剛勁,語言質樸,情節富於戲劇性。他常常將筆下人物置於極端嚴酷、生死攸關的環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實的品格。傑克·倫敦讚美勇敢、堅毅和愛這些人類的高貴的品質,他筆下那“嚴酷的真實”常常使讀者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他的作品獨樹一幟,充滿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陽剛之氣,最受男子漢的歡迎。傑克·倫敦是著名的美國小說家,他一生共創作了約50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喚》、《海狼》、《白牙》、《馬丁·伊登》和一係列優秀短篇小說《老頭子同盟》、《北方的奧德賽》、《馬普希的房子》等。

海倫·凱勒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怎樣的傳奇

海倫·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海倫·凱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她憑借堅強的意誌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裏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誌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海明威的哪部作品被授予了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1929年,海明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和《永別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三四十年代,他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第五縱隊》,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代表作《老人與海》1950)其代表作為《老人與海》,由於小說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中,同時也由於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對於這一讚譽,海明威是當之無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創作在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以自己的經曆披露了當權者的偽善和現實的殘酷,刻畫了美國年輕一代的迷惘情緒,作品中洋溢著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在探索藝術創作的途徑中使現實主義在開放性的兼容並蓄中獲得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