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是什麼流派的先鋒人物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英國女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裏派的成員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燈塔行》、《雅各的房間》。
勞倫斯的作品主要對哪方麵的內容進行了探索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1885—1930),英國文學家、詩人。提起英國文學,就不能不提到勞倫斯,他是20世紀英國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被稱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勞倫斯的創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響,他的作品對家庭、婚姻和性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索。其中對於情愛的深入描寫,一度引發極大的轟動與爭議,對20世紀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在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這位不朽的文學大師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說、三本遊記、三本短篇小說集、數本詩集、散文集、書信集。小說代表作有《戀愛中的女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虹》、《兒子與情人》等。《虹》與《戀愛中的女人》以非凡的熱情與深度,探索了有關戀愛的問題,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王爾德審判是怎麼回事兒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
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上流社會新舊風尚的衝突激烈。王爾德的自由作風和大膽的政治作風很快使他成為了這場衝突的犧牲品。1895年,昆斯貝理侯爵因兒子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與王爾德交往而導致父子不和,並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雞奸者(當時尚未誕生“同性戀”這個名詞)。對此,憤怒的阿爾弗萊德叫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這兩年,王爾德停止了戲劇創作,在獄中寫下了詩作《瑞丁監獄之歌》和書信集《深淵書簡》。在這兩部作品中,他的風格發生了轉變,已很難尋見唯美主義的影響。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蘭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學界的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隻有寥寥數人如劇作家蕭伯納仍挺身維護他。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為異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紀末、21世紀初,他成了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
蕭伯納最突出的成就在哪方麵
蕭伯納(1856—1950),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說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蕭伯納傑出的戲劇創作活動,不僅使他獲得了“20世紀的莫裏哀”之稱,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勵和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於1925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最著名的劇作有《鰥夫的房產》、《華倫夫人的職業》、《武器與人》、《真相畢露》等。30年代初,蕭伯納訪問蘇聯和中國,與高爾基、魯迅結下誠摯友誼。蕭伯納畢生創造幽默,他的墓誌銘雖隻有一句話,但恰巧體現了他的風格:“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遲早總會發生的。”
葉芝的代表作有哪些
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1939),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葉芝是“愛爾蘭文藝複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的創建者之一。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古登堡詩歌獎。1928年發表詩集《古堡》,這是他創作上進入成熟期的峰巔之作,內有著名詩篇《駛向拜占廷》、《麗達與天鵝》、《在學童之間》和《古堡》等。晚年,葉芝百病纏身,但在創作上仍然熱情不減,極其活躍。重要詩集有《回梯》(1929)、《新詩集》(1938),另有散文劇《窗欞上的世界》(1934)、詩劇《煉獄》(193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