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青年才俊(2 / 2)

靜秋站到蘇小姐身邊,向外望去。這裏原來是大大小小的屋子環了一圈,而中間卻凹下去。

蘇小姐說:“此台名喚昆明池,借的是西安府昆明池的名。”

靜秋感歎不已,又向外看,隻見環繞一圈的屋子同樣懸有薄紗,隱隱綽綽可見其內玲瓏有致的身影。再往下看,中間有一個凸起大約一米高的高台,其上鋪著大紅色羊絨地毯,四周圍了漢白玉石欄,北向擺著一麵紅木彩雕屏風。

“小姐,那屏風上繪的是鳳凰嗎?”

蘇小姐輕輕搖頭說:“如今隻限九尾鳳凰為皇後專享,可是其他鳳凰也不是隨便就能用的。你看其身通紅,乃是象征火焰,應當是朱雀無疑。”

這時一位身著紫織金過肩雲緞衣的男子信步上台,雖然隔著一層薄紗,可是靜秋還是可以看到那男子高約六尺,劍眉飛斜雲鬢,明眸皓齒,氣宇軒昂。

靜秋覺得此人雖然麵容姣好,但是少了一些男子氣概,倒不如小江。不過又想到這裏大多都是文人,又怎麼能和整日舞刀弄槍的小江相比呢?

隻是立馬破空響起的清朗男音打破了靜秋的遐想,那男人高聲道:“諸位稍安勿操。”

整個大廳漸趨平靜,台下人的目光齊刷刷聚集在他身上,他依然氣定神閑地淺笑著。

“我乃河間府樂陵人也,姓梁,名常,字雲恒。承蒙習大家偏愛,有幸擔任此次朱雀起秀司儀。”男子向台下諸人作揖。

一聽是梁常,頓時掌聲雀躍,歡呼聲不絕於耳。

這陣勢讓靜秋很是不解,這人很有名嗎?難道是自己在深宅大院裏,知道的太少了嗎?

蘇小姐見她一臉疑惑的樣子,解釋說:“太和五十九年,韃靼南下侵擾宣鎮府,當時正值大旱,軍需供給不足。不過我朝將士還是英勇奮戰,取得一次勝利,但如果打持久戰,則情勢不容樂觀。這時候,有報說順天府兩少年願做使者,救國於危難之中。”

“若是兩個少爺做使者,那韃靼豈不會小瞧我們大秦。”

“那時的將領正是先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任人唯賢,親召兩個少年,見他們氣度不凡,又是口若懸河,再三思索之下,決定派他們前去。”

“那兩個少年果然不負眾望。在韃靼帳內,舌戰群儒,不僅勸退了韃靼,更是要回了延慶府。先帝大喜,當即封他們為正六品翰林侍讀。成為我朝曆史上最年輕的六品官員。”

靜秋目瞪口呆地看著下麵口若懸河的年輕人,他莫非就是那兩少爺之一?又轉頭看蘇小姐。

蘇小姐說:“那兩位少爺,一位名為葉深,一位便是下麵的梁常。”

靜秋又看向下麵豐神俊朗的年輕人,眼中多了幾分傾慕之色。

“首先請出我們去年的朱雀仙一舞開場。”又是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

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子身著一襲紅衣款款上台。

靜秋突然驚叫一聲:“小姐,那衣服和你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