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姐輕呷一口茶,然後指了指另一邊的太師椅,讓靜秋坐下,靜秋不好意思,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坐下了。
蘇小姐放下茶杯,緩緩開口:“這起秀乃是先帝為了照顧家境一般,但是有才有藝的女子所設立的。其實就是招親大會。”
靜秋好奇地朝蘇小姐靠了靠:“此話怎講?”
難得聽她說一句文鄒鄒的話,蘇小姐掩嘴而笑:“我的好靜秋,等會兒我再與你解釋,你先幫我研墨。”
靜秋意識到自己怕是耽誤了蘇小姐的事情,忙站起身來,將桌上的筆墨紙硯在她麵前依次擺好。然後站在桌邊開始研墨。“這墨怎的這般醜陋。”她一邊墨著,一邊吐槽道。
蘇小姐正在打著腹稿,突然聽她這樣說,不由得想為她手裏奇醜無比的墨辯解一番,但轉念又一思索,便不動聲色地繼續籌謀。
等到墨汁漸出,蘇小姐一手提著袖子,一手拿起一支狼毫小楷湖筆蘸了蘸,然後在麵前的信紙上寫下幾行蠅頭小楷。靜秋不識字,但還是伸著頭看了看,隻見字體雋秀,卻不知寫的是什麼。
蘇小姐將筆放在青花瓷筆架之上。她問靜秋:“你看這字如何?”
靜秋想小姐是知道自己不識字的,更別說是鑒賞了。心中疑惑,不過還是回道:“小姐的字很好看。”
蘇小姐點點頭,又問:“味道呢?”
靜秋便明白了,蘇小姐問的是墨的味道,便實話實話:“墨香氣撲鼻,卻濃厚沁人。”
蘇小姐又點頭,她說:“古人雲:有佳墨,猶如名將之有良馬。墨的優劣往往能影響書畫的創作質量。”
靜秋認真聽著,不敢打岔。
蘇小姐繼續說:“這識墨也是有方法的,一辨二看三聞四聽五掂一樣都不可少。首先辨識墨色,青光紫最優。細看其麵,是否光滑細潤。再聞其香,是否純正撲鼻。然後手指輕彈,聽其聲是否清脆。最後掂一掂,看它是否堅實。”
靜秋是個聰明伶俐的,立馬明白了蘇小姐的意思,這是說自己不該隻憑大概印象評價這墨塊,往深了說便是不該隻看表麵而忽略實質。於是忙道:“婢子多謝小姐指點。”
蘇小姐笑一笑,眼睛盯著靜秋手中的墨說:“此墨乃是李延圭墨,文軒閣有心了。”
靜秋並不知道李延圭墨的意義,隻是心中暗暗記下。便見蘇小姐將信紙折了三折,塞入信封:“去給門外的侍者。”
靜秋應聲是,接過信封,將門推開一條窄縫。
那侍者正如旗杆一般定定地站在門外,見門開了,忙作揖湊過身去:“姑娘有何吩咐?”
靜秋哪裏被如此恭敬對待過,不過她卻沒有受寵若驚,不慌不忙說:“這是我家小姐吩咐的。”從袖中拿出信封遞給他。
侍者忙雙手接過,靜秋多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想,這裏的侍者待人接物真是周到。
回到屋裏,卻見蘇小姐正要開窗,靜秋忙想去攔她,那窗扇卻已經開了。
慶幸的是,整個窗戶的外麵又懸掛了一層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