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神秘的外星現象(5)(3 / 3)

人們似乎總願意相信外星生命一定降臨過地球,動用外星人似乎是解釋世界上任何難解或未解之謎最簡單的方式,一切現在所不能理解或無法解釋的現象都可以由外星人做出簡單的回答。這也許更可以歸功於人類思想的惰性,就像中世紀的人們將所有難以解釋的現象都歸於上帝一樣。

但這畢竟是假設。

可喜的發現隻有找到能使假設成立的實證,假設才能變為事實。對此,人們或千方百計地為假設尋找證據,或獨辟蹊徑以求殊途同歸,總之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從未間斷過。

在多種科研途徑中,日本科學家采取了試圖從研究海底世界這一層麵來解釋海難事故發生的原因。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向這片魔鬼海的黑暗之處投放了一些深海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可以到達世界大洋最深的底部。

海洋科學家們在黑暗的深海花費了大量時間,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看不見的世界。科學家們發現,在日本龍三角西部的深海區,岩漿具有隨時衝破薄弱地殼的威脅。這種事情的發生毫無先兆,其威力之巨足夠穿透海麵,而且轉瞬之間它又可平息下來,卻不會留下任何證據。

當大洋板塊發生地震的時候,超聲波達到海麵表層,形成海嘯。海嘯引發的巨浪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800公裏以上,這是任何堅固的船隻都經受不起的。

此外,毀滅性的巨大海嘯在生成海浪時於廣闊的洋麵上隻有1米或者比這還低的高度,這種在大洋中所發生的緩慢的浪潮起伏是不易被過往船隻所察覺的,它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但大約在20分鍾至1個小時後,災難就開始降臨。如果在海嘯發生時又正好趕上颶風,那麼遇難船隻甭說自救,就連呼救的時間可能都沒有了。

在上述科考工作進行的同時,另一些科學家試圖通過尋找到失事巨輪“德拜夏爾”號,通過對失事原因的研究來揭示這片海域的秘密。

大衛莫恩是一名失事船隻搜尋專家,在確定沉船地點方麵業績輝煌,同時,他始終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從純科學技術的角度進行研究,給出答案<1994年7月,由大衛莫恩率領的海洋科技探險隊向魔鬼海進發,他們堅信可以揭開事實的真相。

當時他們全部的希望隻懸於一條渺茫的線索——“德拜夏爾”號失蹤的時候,搜救飛機曾經報告說,在它最後出現的不遠處發現了油漬。但誰也不能確定整個區域有多大?

油潰是在沉船的正上方,還是漂移了10英裏、50英裏或100英裏?考察隊利用了平麵掃描聲納、潛水機器人等先進沒備,經過長時間的搜尋,最終在水下約4000米的海床上找到了一堆變形的金屬,接著考察隊又從附近找到了發光的鐵礦石。

由於知道當年“德拜夏爾”號運載的就是鐵礦石,通過這條線索,人們從而推斷變形的金屬就是目標物——“德拜夏爾”號的殘骸。

原來,當年“德拜夏爾”號行駛到這片海域時就遇到了颶風,但像“德拜夏爾”號這樣的巨輪應該可以抵禦最大的颶風,所以船長也自信地認為他們最多也就是晚幾天到達目的地。

但這時又突然發生了海嘯,海嘯形成的兩個湧浪將鋼鐵之軀“德拜夏爾”號架了起來,於是懸空的“德拜夏爾”號被自己的重力壓成了三段。巨浪進m致使整艘巨輪快速下沉,下沉的速度之快使得船員們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

此外,巨輪在下沉過程中隨著海水壓力的增大,被擠壓變形,最後沉到海床上時已變為了一堆扭曲的鋼鐵。

這一建立在科學論證基礎上的結論不僅為日本龍三角揭開了神秘的麵紗,同時也足以告慰那些碧淵深處的亡靈,也給了那些長久沉浸於痛苦之中的亡者親人們一個圓滿的答案。

縱觀曆史,兩千年來共有100多萬艘船隻長眠在這片深藍色的水下,平均每14海裏便有一艘沉船,它說明海洋無愧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測的生存地獄。迄今為止,人們依然無法知道在這浩瀚的大洋之下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等待著去探索、發現。

英國出現“新百慕大三角

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神秘地帶聞名遐邇,現在英國北海也發現一個“新百慕大三角”,權威雜誌《新科學家》報道,航經該處的船隻會突然下沉,並警告飛過該地帶的飛機也會有爆炸危險。

《新科學家》刊登了英國森德蘭大學海洋地理學家尤德的研究報告,指這個神秘區域位於北海的炮台油田附近。科學家指該處海底有一個海底沼氣(甲烷)的噴口,名為“巫婆洞”,相信是從該洞大量噴出的沼氣令船隻沉沒。

科學家利用迷你微型潛艇,在500米深海底的洞口附近發現一艘拖輪的殘骸,認為是沼氣把船“拉往”

海底的證據。

該艘75米長的鋼製拖輪估計建於1930年間,其殘骸極為完整,表麵毫無破損,也沒有側翻,而是完全垂直地下沉,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