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地月探秘(3)(2 / 3)

關於這個問題,科學界到目前還未有一致的說法。

不過,科學家相信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不論它是什麼,都一定具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而這個最初生物懂得把有關自己的信息資料,以遺傳形式傳給下一代,把生命延續下去。

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原始生命是原始地球上產生的。進化論學派生物學家認為35億年前岩石形成時期的一種單細胞細菌,是人類的祖先。這種“原始”生物的構造也相當複雜,它擁有DNA的RNA兩種基因,並由蛋白質、脂類和其他成分組成。令人懷疑在這“原始”生物出現以前,另有一種構造更簡單的生物存在。

1953年美國大學生斯坦利米勒的實驗證明,生命的單位氨基酸能從幾種簡單的化合物中得到。從而使生命的“地球產生說”幾乎成了定論。但根據近15年的見解,原始大氣不是“還原型”的。米勒的實驗很難合成生命的基本素材——氨基酸。

人們一直相信,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從海裏誕生的,也就是說,生命起源於水。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有些科學家對四十多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第一批生命(即原始生命)的起源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看法,引起了科學界的注目。這種新看法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生命是從火裏誕生的”。

按照過去地質史學界長期以來的傳統說法,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距今35億~36億年前),由各火山口噴出的熾熱的二氧化碳氣體,在大氣層中築成了一個相似於溫室的氣牆,它吸收了太陽的熱力,把熱力凝聚在地球的表麵上,因此,在地球誕生後不久的那些歲月裏,由於地球表麵的溫度高達540<1:左右,所以那時絕對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存在。直到地球表麵的溫度逐漸降低之後,生命才開始孕育生長。可是,有些科學家近年對上述說法提出了懷疑和挑戰。

據1981年8月3日《新聞周刊》和1982年第5期美國《讀者文摘》發表的文章報道,美國的聖海倫斯火山於1980年爆發時,釋放出來的高溫和噴發出來的有毒化學物質,殺死了附近蘇必利爾湖中幾乎所有的生物。但是,令人驚奇的是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卻在該湖中發現了一些微生物,它們非常類似四十多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第一批生命——原始微生物。該大學著名的微生物學者約翰貝洛斯說:“火山噴發釋放出的酷熱能夠將一些最基本的原始氣體變成蛋白質和其他分子。”——這是地球上最早產生生命的第一步。

火山爆發把一些金屬和硫傾散在蘇必利爾湖中,使湖內淤積了大量的金屬和硫磺,並把火山口裏表麵覆蓋著硫磺的岩石加熱到194T——這恰好是一些奇怪的細菌能夠繁衍的適當條件。該湖裏的微生物用它們多孔的“皮膚”吸收養料,包括鐵、錳、氨、硫、碳等。這些微生物是厭氧的,它們根本不靠氧氣生存。據一些科學家推測,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第一批生命一微生物,就是厭氧菌,也是不靠氧氣生存的。這一推測和20世紀80年代於加拉帕戈斯深海火山口周圍發現的水下微生物是一致的。

另一些科學家不讚成生命原自地球本身說。

星體科學家們懷疑生命的起源來自星際空間,理由是在月球表麵或火星的火山口,都可以找到不少有機合成物。早在19世紀初,人們巳在隕石上找到有機分子,它們是有機合成物誕生的重要因素。這種觀點認為:地球生命來源於宇宙,隕石是載著生命種子的星際“飛船”,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由隕石送來的。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中川直截大膽地提出一種新設想:生命的基本物質誕生於漂浮在宇宙的塵埃上,摻雜在宇宙塵埃上的氫等受到放射線的照射,發生反應,形成氨基酸等複雜有機物。

它們隨隕石進入地球,形成生命的母體。如果這種見解是正確的話,那麼昔日被人笑為幻想的生命地外說又死灰複燃了。

不過,持原始生命產生於地球本身觀點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星體上的有機物,遷居地球的機會絕無僅有,因為它們降落地球時產生的髙溫,足以把整個海洋蒸幹,令地球成為不毛之地,任何生物也無法在其上生存。由此看來,兩種見解都有難以服人的缺陷,兩種見解至今還在不斷完善,不斷爭論之中。

據2000年7月23日《大河報》報道,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天文學家,目前仍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生命是否起源於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是由隕石帶來的?

芬蘭研究人員毛利威爾托嫩在給美國天文學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近來的天文觀察和實驗結果,使得有關的科學家們越來越相信,我們地球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來自火星的“火星人”。

當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生命源於一個類似現代的細菌那樣的“先祖”。這個細胞後來進化為植物、動物和人類等各種生命形式。傳統的觀點認為,地球上第一個這樣的細胞出現在35億~38億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