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一聽特吃驚:“去年咱們單位組織體檢時,你還好好的,怎麼會快死了呢?楚國坐擁江山五千裏,怎麼會快完蛋呢?”
這個大夫答道:“其實我是想勸諫你。你不是掛了一塊牌子嗎?誰勸諫弄死誰,所以我快死了。可我不來勸諫你,你整天觀賞歌舞,跟後宮嬪妃廝混,再這麼下去,咱們楚國不就完蛋了嗎!”
楚莊王一聽特生氣:“你這是玩兒我呢!找死!”
大夫說:“我今天就是來找死的!我這麼做是為國盡忠,死了我也是忠臣,名垂千古。你不聽我勸,繼續這麼幹,鐵定是亡國之君。等你死了以後,看你老子怎麼收拾你。”說完,這個大夫眼睛一閉,脖子一伸,一副要殺要剮隨你便的陣勢。
楚莊王這下聽明白了,又想起了自己之前對伍舉的承諾。為了不被老爹打屁股,他決定還是做點事兒吧。
其實,楚莊王本來就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他要是真像商紂王那樣殘暴,管你大臣哭成啥樣,直接砍了再說。
其實,楚莊王是在裝孫子。因為他老爹死得早,他剛繼位時年紀小,國內政局又很複雜。當時的實力派人物有很多,掌權的幾個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裏。有一次幾個大夫的勢力在都城火並,他還被當作人質給劫持了。
當時真正掌握楚國實權的是國相。他要吼一吼,楚國就得抖三抖。楚莊王名為大王,卻沒有實際的權力,隨時都有可能被廢掉。
所以,楚莊王隻能借助酒色麻痹國相,掩護自己,同時又觀察哪些人可以為他所用,在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逐漸穩定楚國混亂的社會局麵。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哈士奇啊
楚國的政治局麵剛剛安穩,就又發生了大饑荒。楚國周圍很多小國、部落都趁機發動叛亂,鄰近的戎族也趁機入侵。這樣一來,楚國的局麵就變得非常嚴峻了。
這時,楚國有個大臣給楚莊王出主意說:“惹不起咱躲得起,反正楚國地方大,咱們幹脆把都城遷遠點兒。”
另一個大臣反對道:“咱們要是一直躲著,你遷到哪兒,人家就會追到哪兒。最後咱們隻能去海裏當美人魚了。”
楚莊王也不含糊,他大怒道:“螞蟻一樣的東西都敢惹我,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哈士奇啊!”他立即下令楚軍全副武裝,準備出擊。
楚軍一發動,蠻夷部落就乖乖地回老家了。但是,小國的軍隊不好打。兩軍一接觸,楚軍先鋒部隊就吃了敗仗。
當時的楚軍將領眼珠一轉,決定繼續裝孫子。他告訴手下的士兵隻許敗,不許勝,一口氣連敗了七場。
對方的軍隊一看楚軍這麼好對付,就一股腦地發起了全麵衝鋒。沒想到,等他們衝到半道上,竟被楚軍殺了個回馬槍,最後大敗而歸。
楚莊王在危急關頭,不慌不忙,牛刀小試,向外界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實力。從此,他在國際上的聲望和在國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讓楚國的貴族若敖氏非常不滿。
若敖氏是當時最有勢力的家族,楚國國相一般都是他們家的。當時若敖氏的掌門人是鬥越椒。據說鬥越椒的基因很有問題,他剛出生時,幾乎沒個人樣,也不出人聲,活脫脫就是一頭小野獸。
當時的族長一看他長得這麼慘,覺得這小子長大後一定是個禍害,於是就想把他幹掉。但鬥越椒的親生父親舍不得,鬥越椒才活了下來,後來成了楚國的國相。
鬥越椒當然不願意楚莊王坐大,所以他開始在暗地裏使手段,要跟楚莊王死磕。
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靈公。這個人是真正的昏君,弄得國內矛盾激化,老百姓怨聲載道。
原先依附於晉國的中小諸侯們,知道跟著晉靈公混肯定沒前途,所以紛紛開始找新的老大。
當時的大國就晉、齊、秦、楚這幾個,齊國已是明日黃花了,秦國太遠,所以這些諸侯們就投在了楚國的門下。
晉國眼看自己的盟國滅的滅,跑的跑,自己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小,忍不了了。於是,公元前607年,晉國就聯合宋、衛、陳三國,想找找楚國的麻煩。
當然了,他們是不敢直接打楚國的,就先拿楚國的跟班鄭國開刀。對此,楚國也忍不了了,也果斷出軍了。
公元前606年,晉國發生了政變,晉靈公被幹掉了。楚莊王知道機會難得,於是趁著晉國無暇他顧,立即派兵北上,遠征戎族。
收拾完戎族後,楚莊王就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心想:“楚國大軍離洛陽這麼近,來一趟也不容易,要不再試試天下共主周天子的斤兩吧。”
於是,楚莊王把軍隊開過了洛河,在洛邑郊外檢閱三軍,向深宮中的周王室炫耀武力。
周天子這下慌了,現在的他是沒錢、沒兵,隻要楚王一聲令下,他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於是,他趕緊派了個大夫去探聽虛實。
楚莊王一看“沒用天子”的使者來了,也不把他放在眼裏,隨口就問:“大禹王傳下的那九個大鼎的尺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