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會兒沒有火柴和打火機,不能想點哪裏就點哪裏,所以原始人隻能天天盼雷劈。一道閃電劈下來,什麼東西著了,哥幾個就得趕緊拿柴火來,給它點著,然後請回自己的山洞,並安排專人添柴火,看守火堆。
如果火堆熄滅了的話,哥幾個還得吃生肉,還得加上娘幾個、娃幾個。反正一部落的人,都得等著老天爺下一次打雷,正好把樹劈了,有了火種才能吃回烤肉。那個時候如果雷暴頻繁還好,要是趕上三年不打雷,可就太慘了,大家夥還得吃三年生肉,所以獠牙還不能退回去。
後來,終於有人在無意中發現了鑽木取火的門道,使人工取火成為了可能。一傳十,十傳百,等大家都學會了這門技能後,才想起來問一問第一個發明鑽木取火的人是誰,結果無從考究,於是隻能稱其為燧人氏了。
當時還有另一位大發明家叫有巢氏,他教會了大家蓋房子,有了巢。
最初,原始人都住在山洞裏,但他們不像現代人有戰天鬥地、人定勝天的氣魄,說我來搞搞梯田,他們想都不敢想,所以溫飽隻能靠漁獵。學會蓋房子後,先民們再也不用住在山洞裏了,能搬到平原大搞農業生產了。
雖然燧人氏和有巢氏這兩位發明家貢獻很大,但和“羲皇”伏羲一比,就隻能算是小咖了。
伏羲是中國境內很多民族共同認可的人文初祖,是公認的“三皇”之首。
一腳踩出來的神娃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西北的廣袤土地上,有一片極樂國土,叫作華胥氏之國。那裏沒有統治,沒有壓迫,沒有房貸,沒有車貸。生活在那裏的人,沒有欲望,沒有不良嗜好,該吃吃,該睡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無壓力,每個人都很長壽。
如果人人都這麼活,據說人的平均壽命能到一百六十歲。為什麼咱們現在到不了呢?就是因為欲望太多——生氣一下子,好,減五十分鍾,一天生氣個二百回,那離掛就不遠了。
傳說在這片極樂國土上,有一個叫華胥氏的姑娘。有一天,她一個人出去玩耍,來到了一片林木繁盛、風景優美的大沼澤,這裏被人叫作雷澤。在雷澤的邊上,有一個巨大無比的腳印。
姑娘心想:“今兒我可長見識了,這大腳丫子,得穿四五百碼的鞋吧!太好玩兒了,我得去踩踩它,比一比。”
華胥氏這一踩,可踩出了大事兒——懷孕了!沒過多久,她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大胖小子就是伏羲。
這個“一腳踩出娃”的危險故事告訴我們,伏羲的母親是華胥氏,那他爹是誰呢?
雷神。
《山海經》裏說,雷澤是雷神的地盤,雷澤邊上的巨人腳印是雷神留下的,所以伏羲就是雷神的兒子。東漢時,人們畫的伏羲像都是人麵蛇身的,也有人麵龍身的。為什麼伏羲長這樣呢?這都是他老爹雷神遺傳給他的。
其實,這個大人物誕生的套路在中國、外國都有,隻要是大人物最好都跟神扯上點關係。老娘都是莫名其妙地懷孕,父親是誰雖不明說,但左右留點暗示給你,想去吧。伏羲是這樣,後來夏、商、周幾代先祖都是這樣,甚至連國外的耶穌也是這樣——聖母瑪麗亞無染而孕。這事兒也就神能做得出來。
神話故事中的伏羲就是這樣誕生的。那麼,脫去了神話的華麗外衣,伏羲又是如何降生於世的呢?
現在的學者經過考證,認為伏羲的母親是當時一個部落的女首領華胥氏。他們這個部落是燧人氏的後裔,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昆侖山地區。
大約在公元前兩萬八千年到一萬年,地球進入了最後一個冰河期,冷啊,冷得不行。那個時候又沒有羽絨服穿,所以伏羲的先祖們就從昆侖山下遷,搬到了祁連山一帶的河西走廊遊牧。
大約在公元前九千年到八千年,河西走廊一帶發了一次大洪水。伏羲的先祖們被洪水淹得不行了,又開始東遷。
東遷分兩路。南路的一支發展為了古苗蠻集團,所以現在南方的很多少數民族也都是伏羲的親戚,他們同樣祭拜這位人文初祖。北路的一支發展為了伏羲氏集團。他們在伏羲母親華胥氏的帶領下,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後來,他們遊牧到了雷澤。正值青春年少的華胥氏結識了雷澤的年輕部落首領——?一位英俊威武、渾身散發著野性氣息的帥小夥。兩人一見傾心。
後來,華胥氏就懷孕了,一懷十二年才生下了伏羲。族人們很激動,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他們把當地改名叫作紀。紀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所以天水曆來都被稱為“羲皇故裏”。
嫁人就嫁伏羲這樣的人
伏羲在母親的部落裏慢慢長大。華胥氏很重視對他的教育,後來還把他送到相鄰部落去留學。
伏羲天性聰明,學習起來廢寢忘食,實在餓了就胡亂找點野草啊樹葉啊什麼的,就一口涼水就當午餐了,堪稱當時的學霸。相鄰部落的首領很喜歡他,把祖傳知識毫不保留地都傳授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