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鹹安公主那兒,也出了問題。老公忠貞可汗被弟弟和自己的小老婆毒死。雖然毒死了可汗,政變並沒有成功,其弟被國人殺死,重新把忠貞可汗的兒子立為可汗,也就是奉誠可汗。
鹹安公主,再次下嫁,成了奉誠可汗的妻子。這樣,她的三任老公,經曆祖孫三輩。
李泌一死,吐蕃又開始鬧騰了。回鶻和唐兵聯合阻擊,結果失利。大唐與安西都護府的聯絡被切斷,皇宮也就很少再聽到鹹安公主的消息了。
女兒沒了音信,也倒罷了。偏偏那個當了20多年太子的李誦,也就是後來的唐順宗,居然和老爹一前一後病了,病得甚至比唐德宗還厲害。
805年,唐德宗勉力支撐,舉行新春朝會,大臣們都來了,太子李誦因為中風,無法前來。唐德宗更加感喟、哀傷,導致病情加重,就在這一年去世了,享年64歲。直到去世,父子都沒能見上一麵。
經曆坎坷、當了26年太子的李誦,勉力登基,即唐順宗。隻是,病體依然堪憂,皇帝做了不到一年,他下詔禪位,自己做太上皇。兒子李純登基,這就是唐憲宗。沒過多久,唐順宗就去世了,享年46歲。
憲宗在位15年,他的優點是比較勤勉,當政期間,取得了削奪藩鎮實力、加強中央權力的巨大成果。缺點是喜怒無常,忽寬忽嚴,令人無所適從,還信任術士,陷害韓愈等敢於直言的大臣。
憲宗朝,大唐一度出現“中興”跡象。可惜的是,年輕有為的唐憲宗控製了藩鎮,卻沒控製住身邊的宦官。最終,他被宦官以“皇上誤服金丹暴斃”的名義殺害,從此也留下了中晚唐“宦官廢立皇帝”的傳統。
遠嫁回鶻的鹹安公主,在808年去世。那時候,正處在唐憲宗統治時期。大唐的皇帝,已經從自己的老爹,變成了自己的侄子,自己的老公,在經曆了祖孫三代之後,變成了懷信可汗。
懷信可汗原是宰相,鹹安公主的第三任老公奉誠可汗去世後,沒有子嗣,眾人便把宰相推舉為可汗,即懷信可汗。
鹹安公主再次下嫁,成了懷信可汗的老婆。
鹹安死後,大唐與回鶻之間,反反複複,打了和、和了打,折騰不休。
憲宗死後,兒子李恒登基,是為唐穆宗。唐穆宗是個遊樂皇帝,而且繼承了祖上的傳統,喜好服用丹藥,造成慢性中毒,做了四年皇帝,一病不起,30歲就一命嗚呼了。兒子唐敬宗繼位,和老爹相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整天知道快活,荒廢政事。
過度玩樂,致人怨恨,唐敬宗當了兩年皇帝,被宦官殺死,年僅18歲。
18歲的皇帝死了,他的兒子,自然年幼。於是,一番爭權奪利,唐敬宗的弟弟被立為皇帝,即唐文宗。文宗軟弱,宦官之亂,更加猖狂。文宗自己立的太子,中毒身亡,死的不明不白,文宗也毫無辦法。840年,文宗鬱鬱而終,隻活了32歲。當權太監再次出手,把唐文宗的弟弟立為皇帝,即唐武宗。
唐武宗繼承了信任方士的傳統,愛服丹藥,終被毒死。有趣的是,這一次的皇帝接班人,比他高了一輩,是他叔叔,即唐宣宗。這種情況,在唐史中,隻有當年唐睿宗廢掉小皇帝李重茂(唐殤帝)的時候出現過。當時,論輩分,唐睿宗是李重茂的叔叔。
此後,大唐又經曆了懿宗、僖宗、昭宗、昭宣帝這幾個短命皇帝,也昭示著大唐氣數已盡了。
907年,在農民大起義的風暴中,朱溫(後改名朱全忠、朱晃)篡唐建梁,大唐走完了最後的日子,曆時2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