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牌演員 (1)(2 / 3)

唐肅宗隻做了六年皇帝,而且都處在安史之亂期間。當初,作為太子的李亨,沒有跟老爹唐玄宗南下,而是北上組織抗戰,客觀上起到了穩定軍心、民心的作用。他沒接到老爹的聖旨就擅自稱帝、尊老爹為太上皇,為許多人所不齒,但不管怎樣,在戰爭的特殊情況下,這樣一個“主心骨”,不可或缺。

那時候的太子李亨,已經曆了頗多坎坷,老婆雖多,可也經不起折騰啊。746年正月的一次政變,牽扯到太子妃韋氏,無奈之下,離婚。禍不單行,當年年底,又一場大案,牽扯到小老婆杜良娣,為了自保,太子再次離婚。

兩次婚姻的打擊,讓他備受折磨,年紀輕輕的,就有不少白發。

唐肅宗人生的獨特之處,在於坎坷:戰爭中登基,亂世中喪命。大唐像他這樣命運坎坷的皇帝,也真不多見。

出生之前,唐肅宗就經曆了生死考驗。

母親楊氏懷唐肅宗的時候,李隆基(當時為太子)和太平公主的鬥爭,日趨白熱化。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太平公主的把柄。

楊氏不是正房,如今懷孕了,難免會給太平公主留下“寵幸偏房、冷落正室”的口實;而且當時李隆基的孩子也不少了,不在乎這一兩個。

於是,李隆基找到大臣張說,讓他搞點打胎藥,把孩子做掉。張說一聽,很猶豫: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萬一將來太子反悔,自己豈不是落個“殺龍種”的罪名?

思來想去,沒有好辦法,聽天由命吧。於是,弄了兩包藥,一包安胎藥,一包打胎藥,一塊給了李隆基:你自己碰運氣吧,反正安胎還是打胎,都是你自己選的。

因為事情機密,李隆基親自給楊氏熬藥。藥喝了,沒動靜,一天安安穩穩地過去了。

李隆基一看,哦,沒效果,好,把第二包也熬了吧。這第二包,就是真正的打胎藥了。

當天晚上,李隆基又親自熬藥,因為困乏,不知不覺睡著了。睡夢中,看見一個鐵甲金神,用長矛一撥,熬藥的鍋被打翻在地。

李隆基嚇了一跳,驚醒。一看,鍋果然翻了,湯水已把火澆熄。

找到張說,談起此事,張說忙道:“此乃天意,看來龍種不可殺啊。”

肅宗死裏逃生。

命運坎坷,就容易悲天憫人。張良娣的一些小舉動,即便有些做作,唐肅宗也很容易感動,甚至因為感動,失去判斷力。

安史之亂爆發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亨(即唐肅宗)帶著張良娣北上。途中,張良娣陪伴左右,日夜不離。戰亂之間,逃亡路上,又擔心安祿山追兵,對居住的地方就沒法太講究了。每天晚上,張良娣都要求住在前麵的房間。唐肅宗道:“晚上危險,你還是住到後麵去吧。”

良娣道:“不行,太子的性命,比臣妾的不知要貴多少倍,臣妾死了,就是一介草民;太子若遭不測,則關乎國家安危。晚上若有危險,臣妾在前,還可略加阻擋,呼喊太子避難。”

婚姻幾經坎坷,找到這麼一個願意為自己光榮獻身的好老婆,唐肅宗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沒過多久,張良娣在奔波中產下一子。生逢亂世,條件艱苦,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她就起來給戰士們縫補衣服。

肅宗很感動,勸老婆不要太勞累了。張良娣卻說:“戰亂期間,哪能光讓別人伺候?您還是多考慮國家大事,不用管我。”

說實話,讀曆史讀到這裏,別說肅宗感動,老高也挺感動的。

你能堅決認為張良娣這就是表演、就是做作嗎?或許有這樣的成分,但不全是。

不管怎麼說,戰爭,能讓人改變很多。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麵對敵寇的侵略,反倒能上下齊心、同仇敵愾。生在貴族之家的張良娣,因為戰亂,作出了一些改變,也並非不可能。

但這種改變,隻是暫時的。不管怎麼說,她都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有著強烈的權力欲、享樂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