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隻有一個:讓安祿山不再說話。
讓他不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徹底的,是讓他安息。
殺了他?安慶緒顯然沒有思想準備。
心腹繼續勸說:“您爹當年和唐玄宗,情同父子,關係好到穿同一條褲子、睡同一個女人,結果怎樣?還不是反目成仇、兵戈相見?天下事情,到萬不得已時,必然要做萬不得已的事。一旦安慶恩被立為太子,段娘娘能放過你?”
鼓動之下,安慶緒痛下決心: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問題是:如何動手?
老爹失明,身體臃腫,動作不便,派人刺殺,自然是最好的策略。讓誰去?安慶緒思索不定,心腹給他推薦了一個人選,讓他眼前一亮。
李豬兒。
沒錯,就是這麼個猥瑣的名字。老高懷疑是大唐史官擅自給他改了名字,但找不出改名的理由;因為,殺掉安祿山,該算英雄,沒必要把他的名字改得齷齪。所以,這個名字,也可能是安祿山給他改的,或者這就是他的真名。
低賤的名字,沒給李豬兒帶來多少幸運。他成了安祿山身邊的太監,朝夕侍奉。可惜,安祿山不是唐玄宗,性格粗暴,疾病纏身,心情更糟,李豬兒成了他的發泄物,動不動就挨鞭子。
李豬兒身體上下,到處青一塊、紫一塊,沒個好地方,好幾次險些喪命。
安慶緒派人找到李豬兒,說明計劃。飽受奴役的李豬兒十分痛快,答應了。
之所以敢答應,是因為“知己知彼”。宮內情況,他熟悉,守衛人員,不可能懷疑他。安祿山雙目失明,身體臃腫,睡覺時枕頭下壓有一把刀,隻要把刀抽掉,殺掉安胖子,易如反掌。
被奴役的下層人民,開始反抗。
豬兒急不可耐,當天晚上,就動手了。
他悄悄來到宮內。真是天賜良機:因為心情煩躁,安胖子屏退左右,一個人睡著了。
李豬兒懷揣利刃,進了宮門。門口有幾個兵士,個個垂頭耷腦,奄奄欲睡;矇矓看見人影,是李豬兒,懶得盤問,繼續睡了。
暢通無阻,李豬兒來到了安祿山床前。
安胖子鼾聲如雷,高挺的肚子,橫在床上,小山一般。李豬兒不由心驚,定定心神,輕輕揭開帷帳,摸到胖子枕頭下,一把將寶刀抽出。
安祿山睡得不沉,感覺人影晃動,兀地掀開被子,大喝:“什麼人?”手習慣性地向枕頭下伸去,卻摸了個空,驚出一身冷汗。
李豬兒見安胖子起身,嚇了一跳,有些懼意,轉念一想,安胖子如今已是安瞎子,雙目失明,怕他何來?也不搭話,手拿利刃,對準安胖子的大肚腩,狠狠一刀刺下去。
安祿山大喊:“刺客!有人造反!”
無奈花花綠綠的腸子,流了出來,嚎啕半天,嗚呼斃命。
李豬兒見安祿山已死,正待往回走,忽聽門外腳步聲急,似是多人湧來,暗叫不好:吾命休矣!
驚慌間,卻發現進來的是安慶緒等人,這才放心。
原來,安排李豬兒動手,安慶緒擔心出意外,帶人在後接應。聽到宮門內有了動靜,知道李豬兒得手,連忙控製住衛士,闖了進來。
殺了老爹,緊要的問題,並不是處理後事。安慶緒發下令去:皇上病危,傳詔立安慶緒為太子,擇日傳位。同時,讓幾個心腹,在床下挖一大坑,把安祿山暫時埋了。
斬草除根。安慶緒的另一路人馬,來到後宮,逼令對頭段氏及兒子自盡。
搞定之後,這才宣布安祿山死亡,安慶緒登基。安排妥當,把安祿山挖出,重新下葬。這時的安胖子,已經腐爛不堪了。
安祿山當了一年皇帝,最終落個腹破腸流的下場。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安慶緒殺了老爹安祿山,幾年之後,自己又被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所殺,巧得很,稱帝後的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殺掉了。
有趣的是,史思明和安祿山被殺的原因完全相同:要把小老婆的兒子立為太子,大兒子不滿,索性造反。
真是烏合之眾,亂七八糟。
763年,走投無路的史朝義被迫自殺,這場“連環官司”才算結束,曆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徹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