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貴妃絕戀 (6)(1 / 3)

文辭優美,真情逼人。

高力士受了梅妃賄賂,把這篇賦悄悄送給玄宗。玄宗看了,十分感動,拿了一盒珍珠,讓力士送給梅妃。看來給別的妃子送俗物送慣了,玄宗也沒考慮:孤傲的梅妃,豈看得上俗氣的珍寶?

珠寶原封未動,退了回來。玄宗打眼一看,上麵有張紙條,是梅妃作的一首七絕:

柳葉雙眉久不描,

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正在感喟,忽然間,有人把七絕一把奪去,扔在地上。不是別人,正是楊貴妃。貴妃一低頭,看見《樓東賦》,更是惱怒,免不了舊事重提,發作一番。

玄宗對貴妃的無禮,已有幾分惱火,隻是把她嬌縱慣了,一時也無可奈何,隻好裝聾作啞,隨她去吧。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口子的戰爭,向縱深發展。

一天,閑來無事,玄宗找了幾個情投意合的大臣,喝酒快活。

酒席上,有幾個“業內人士”——娛樂圈分子。其中,有一個是玄宗的侄子,擅長吹笛,就用紫玉笛,吹奏了一曲。

曲終人散,大臣都走了,楊貴妃恰巧過來,看見紫玉笛,不由嘴癢,拿起吹了起來。

唐玄宗聽到笛音,過來一看,是貴妃在吹,不由怒道:“侄子剛剛吹過,唾沫未幹,你怎麼拿來就吹?”

——唾沫星子接觸,和接吻有什麼分別?

楊貴妃不緊不慢,吹完一曲,方才放下,道:“笛子能和繡花鞋相比嗎?繡鞋落在了床下,您都不管不問,一根笛子,何至於此呢?貴為皇帝,也不能厚此薄彼啊!”

唐玄宗吃了些酒,酒壯膽氣,見貴妃頂撞自己,勃然大怒:“把你嬌縱慣了,敢頂撞我,以為我不敢攆你走嗎?”

貴妃也惱了:“有種你就攆!”

玄宗袖子一甩,再次把貴妃退了貨。

第二次被皇上“退貨”,楊家人又傻眼了。不過,現在的情形,和幾年前不同,和楊貴妃毫無血緣關係的楊國忠,幾經鑽營,發達了。楊貴妃被“退貨”,最著急的是他,他是楊家的主心骨。

這次,看來皇帝真火了,不像上一次,當天皇上就派人賜東西過來。楊國忠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萬分。恰在這時,一位大臣要麵見皇上,彙報軍務。楊國忠找到這位大臣,請他幫忙跟皇上說說,爭取讓皇上回心轉意。

大臣彙報完了工作,跟皇上說:“家醜不可外揚,貴妃失德,您把她放在宮裏,冷落起來,不是一樣嗎?何必放到外邊,讓百姓笑話?”

玄宗一聽,嗯,有道理。正好要用膳了,讓人選了幾個菜,給貴妃送過去。

不過,對貴妃,他心裏還是有點疙瘩,又想起了梅妃的萬般好,於是跟太監說:“今天晚上,讓梅妃來吧。”

太監道:“這……皇上有所不知,梅妃這兩天病了,恐怕不方便。”

玄宗一聽,更加鬱悶,真是喝口涼水也塞牙。

貴妃這一次,是真害怕了。打從自己出來,宮裏就沒了動靜,這是最可怕的。

好在,皇上賜些食物過來,讓她又感動又慚愧,一把鼻涕一把淚。最後,她剪下一縷頭發,交給來人,請求轉交皇上:“就跟皇上說,貴妃錯了,是我不對。”

玄宗正鬱悶著,有人把貴妃一縷青絲送了過來,讓他大為感喟,對貴妃的不滿,煙消雲散。這孩子年輕,按年齡自己都是父輩了,算了,別計較了。

經曆了這次波折,兩人又和好如初。

此後的梅妃,再也無力回天。

唐玄宗先後重用李林甫、楊國忠,放縱安祿山,終於釀成安史之亂,局麵不可收拾。為保命,唐玄宗攜宮眷星夜出逃,直奔四川。匆忙之中,早忘了梅妃江采蘋。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丟了皇位(當然還是名義上的太上皇),丟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兵變)。回到長安,想起梅妃,倍感傷懷,派人尋訪,哪還有梅妃蹤跡?梅妃死在亂軍之中,屍骨無存。

有一天,老邁的唐玄宗做了個夢,夢到梅妃說,自己就在宮內,某處梅花叢中。玄宗派人發掘,果然找到梅妃的屍骨,重新安葬。當然,這可能隻是一個美好的傳說而已。

和“武王之爭”一樣,“梅楊之爭”,也沒有勝利者。它留下的,隻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