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1月30日。拱北關馬騮洲分卡關員包偉(J.Power)和馮迭因(P.Fontaine)兩人因抓獲海盜有功,經兩廣總督批準,給予獎勵,前者獲五品項戴,後者獲六品頂戴。兩人各得五品功牌1枚。
2月1日。奉天關正式設立,歐禮斐為奉天關首任稅務司。花蓀(W.C.H.Watson,英藉)為郵政司,和英籍幫辦1人,管理奉天海關郵政事務。
2月4日。總稅務司轉飭稅務處劄:由大連灣進口之貨物應按洋貨辦理。
2月8日。總稅務司通令各關稅務司:因關務日益繁忙,必須更多起用華員,內外班華員今後承擔較大部分工作。
3月9日。拱北關署稅務司布廉恩調離。21日,新任署稅務司威禮士(A.H.Wilzer)到任。期間,拱北關二等幫辦前班賀智蘭(R.F.C.Hedgeland)暫時代理稅務司工作。
3月14日。安東關、大東溝分關正式開關。三等幫辦前班巴倫(L.S.Palen,美籍)為安東關署稅務司,兼管大東溝分關。
3月17日。南寧關正式成立,首任稅務司是德國人斯泰考(E.A.W.von Strauch)。關址於南寧河堤路6號、7號,內設秘書、會計、總務、監察4課。下設南寧車站、田東、百色、橫縣、貴縣5處分卡。
龍州出口鴉片按土藥新章程歸統稅辦理。龍州關停征鴉片出口關稅。
由於發現溫滬線客班輪“廣濟”載有一患霍亂病的旅客進港,甌海關首次對進港船舶實施衛生檢疫。
3月27日。兩廣總督奉上諭,廢除粵海常關所征掛號費、銷號費,並關閉其所屬的東炮台、西炮台、花地、佛山、紫見等口。
3月29日。津海關停止辦理商標注冊事宜,申請人可向北京商標局辦理。
3月。江門關在草鞋洲建起永久性燈塔。
是年春。欽州那麗、那彭、那思3鄉人民抗捐起義,誘發“欽防起義”。英國軍艦1艘駛入北海港接僑。5月,駐北海各國領事官聯席會議部署撤僑,婦幼家屬全部登艦,各國領事館官員則集中北海關住宿,由幫辦巴閏森(P.C.S.Barentzen)統一指揮“自衛”;同時,由各國領事館提供武器給值勤關員“保護關產”。
4月1日。大連港由日本軍方統轄改為由南滿洲株式會社(簡稱滿鐵)經營。滿鐵的實質是代替日本政府經營南滿洲。
4月17日。膠海關執行總稅務司製訂的《青島德境以內更定征稅辦法》。
4月20日。清政府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並設奉天、吉林、黑龍江巡撫。
4月。江門關海關河堤建成(北街)。
由於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清政府於1901年被迫簽訂《辛醜條約》,指定在離通商口岸50裏內的常關收入,作為支付“庚子賠款”之用。溫州50裏內常關總關及所屬狀元橋、寧村等七口,應劃歸海關管理。但由於地方政府的抵製,這些常關從本月起剛置於甌海關稅務司和甌海常關監督共同管理之下,甌海關隻取得了部分管理權。
5月4日。亞東關頭等幫辦後班署稅務司韓德森(V.C.Henderson)離任,二等幫辦前班張玉堂升任署稅務司,為華人擔任此職的第一人。
5月6日。唐紹儀調任奉天巡撫,由梁敦彥暫行幫辦稅務。
5月8日。總稅務司第1419號通令:要根據華員英文水平安排相應工作。
5月16日。年時開始,日本將旅大原標準時間改為日本國西部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