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國運記事(14)(2 / 3)

山東沂水、莒州、臨清等州縣民眾暴動。

日本於齊齊哈爾設立領事。

南非德蘭士瓦政府逮捕亞洲人抵抗運動領袖。包括華人領袖梁佐鈞、葉遠東、霍惠端等人。梁佐鈞將中華公會領導權交給王希(音譯,Wengsee)。

12月29日。安徽巡撫馮煦谘外務部,請飭英礦師速離銅官山。

12月30日。黑龍江全省調查局成立。為預備實行立憲,根據憲政編查館谘請,設立該局,以張國淦為總辦。

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奏報,《刑律》分則草案告成。共53章387條。

12月31日。清廷決定將齊齊哈爾商埠局並入交涉局。

本月。張百麟等在貴陽發起籌備貴州自治學社。10月22日,《黔報》刊登一則《瓜分警告》的消息,張百麟等人讀後,“鹹謂國家危急,至於此極。而四顧我同胞,其不知時事者皆夢夢似昔,其稍知時事者或以身家關係之拘束,不肯出一切實語,做一切實事。苟不組織一團體,以主義感情相聯絡,則全國如一盤散沙,必致一事莫舉,瓜分之禍當不遠矣”。與張鴻藻商議,又作《瓜分警告之警告》,以警醒國民。12月,張百麟、張鴻藻召集人員在貴陽田家庵鏡秋軒開會,強調救亡方法“當用國民責任說”,“首以國民責任為大前提,藉以喚起一般人之責任心,即以個人自治說為起點,以地方自治說為延長線,以國家自治說為最終之麵積”。與會者多數讚成,願作發起人,組織團體。他們發展社員,創辦《自治學社雜誌》。1908年10月4日,自治學社成立。同年,同盟會本部承認其為同盟會貴州分會。

憲政公會、政聞社、預備立憲公會和憲政研究會共同籌商設立領導全國請願運動的臨時團體“國會期成會”。

清廷頒布《貴胄遊學章程》。《章程》規定:王公子弟出國遊學,每名川資700兩,整裝費500兩,準帶仆役一人,每班分派譯員一名,經史教員一名。王公子弟留學費用較之一般留學生高出七八倍。

浙江教育總會在杭州成立 。推舉張元濟為會長。

本年。英屬南洋芙蓉埠成立同盟會海防分會。由僑商劉岐山任會長。

清廷頒布《華商辦理實業爵賞章程》清廷農工商部在《獎給商勳章程》的基礎上,改訂頒布了《華商辦理實業爵賞章程》10條。其主要內容為,凡商人無論其獨資、合資、附股營業,皆應獲得爵賞,即以個人資本之大小,所用工人之多少以為等差;政府所給予的爵賞,限於能開辦實業,開辟利源,擴充國民生計者為合格,至於那些僅以販運周轉、彙兌盈利者,則不得爵賞。章程同時規定,凡集資10萬元至2000萬元以上者,政府將分別給予五品銜至一等子爵等不同名目和等級的獎勵;商人有多項投資者,可將其各項投資之資金總額論賞;投資者已經具有職銜者,可移獎於其兄弟子侄。後來,又補充規定,凡出資1萬元至8萬元並確有成效者,政府亦將給予九品至七品獎牌。

南洋兄弟煙草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資本100萬元。

張謇在崇明創設大生紗廠。資本100萬兩,紗錠26000支。

永安百貨公司在香港設立。1918年又在上海設立公司,經營百貨、旅館、酒樓、茶室、遊樂場等,附設銀行部。它同永安紡織印染公司等共同構成永安資本集團。該公司係僑資經營的、以推銷進口高級消費品為主的大百貨公司,初設於澳大利亞悉尼,稱“永安果欄”,經營水果雜貨。

五洲藥房設於上海。初進口西藥和推銷一般常用成藥。後接盤固本肥皂廠,改名五洲固本皂藥廠。該藥房為華商私營藥房中最早設有新式製藥廠的企業。

陸軍部於北京清河鎮籌設製呢廠。原名北京清河溥利呢革公司,1909年開工,為官商合辦之機器毛紡織廠。1916年改為陸軍織呢廠。

雲南開設個舊錫礦。官商集股於雲南設個舊錫礦,稱個舊錫廠官商有限公司,貸款給私商,收購其產品,運往香港獲取暴利。1909年改稱“個舊錫務公司”,在礦區設冶煉廠,局部用機械生產。

日資公大紗廠設立 。日本壟斷資本“鍾淵紡織株式會社”從本年起先後在上海、天津、青島、嘉興等地設立和兼並絹絲、棉紡、毛紡等廠,稱鍾淵公大公司,俗稱公大紗廠。

日本三井財閥先後在上海、天津、青島、漢口、大連、安東、哈爾濱等地設立三井洋行。掠奪重要資源,傾銷產品,操縱輪船運輸和保險事業。該行還收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情報,並向北洋軍閥政府提供政治借款。

日本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在上海、漢口設立分社。總社設在日本東京,分社設於上海、漢口,由日本郵船、大阪商船、湖南汽船和大東汽船等四公司合並組成。憑借日本侵華勢力,侵占中國內河和沿海航權。

清軍鎮壓蒙古人民抗墾武裝。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調遣大批清軍入蒙鎮壓蒙古族人民的抗墾武裝。清軍統領張作霖帶領十餘營的步騎清軍,首先鎮壓白音大賚的抗墾隊伍,後又圍剿陶克陶的抗墾武裝,經數日激戰,兩抗墾聯合會均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