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起義。裘文高率台州義勇數百人由仙居取道東陽入取嵊縣,與清軍遭遇,斬清軍將領劉慶林,杭城戒嚴。浙撫急調嚴州等地清兵攻嵊,裘文高拒戰不利,複由嵊縣退軍至東陽入仙居而散。
孫中山在河內策劃起義。孫中山召集黃興、胡漢民及三合會首領多人,在河內商議起義事宜。
11月22日。曹鴻勳奏陳,設立公司開采延長石油。曹鴻勳奏報陝西延長石油日產原油3000餘斤,建議設立公司,廣招商股,不收洋股,不借洋款,官督商辦或歸商辦。清廷命新任陝西巡撫恩壽妥籌辦理。
11月24日。預備立憲公會召開第二屆年會。預備立憲公會召開第二屆年會,鄭孝胥、張謇、湯壽潛連任正副會長,會董比上屆增加六人。預備立憲公會於1906年12月16日在上海愚園召開成立大會。該會每年召開年會一次,總結一年來的工作,確定下一年的工作重點,選舉新的董事和正副會長。職員會每月召開兩次,研究具體工作,重大事情由董事會議決定。預備立憲公會的工作以籌備立憲事宜,推動朝廷立家務事,提高人民的憲政知識為中心。它出版書刊,宣傳普及憲政知識,曾創辦《預備立憲公會報》,出版書籍有邵羲譯的《日本憲法解》、湯一鄂的《選舉法要論》、孟昭常的《公民必讀》等;開辦法政講習所,專門培養地主自治會議員、董事,並研究谘議局、資曆下政院議員應有之學識;推動地方自治的進行和谘議局的成立;編訂商法,以振興實業。1907年7月,預備立憲公會致函上海商務總會與商學公會,建議參與製定商法,成立商法編輯所,聘張家鎮、湯一鄂、孟昭常、邵羲為編輯。11月19日和20日,國內務商會和海外華商代表在上海召開商法特別會議,討論研究商法草案提綱,決定各商會推舉一人參加評議商法草案,組織華商聯合會。經過兩年努力,先後編訂《公司法》和《商法總則》。
11月26日。督辦吉林邊務陳昭常派兵至天寶山,禁止日人中野私開銀礦。
浙江嵊縣會黨起事。轉向蘭溪縣馬鈴山一帶,浦江、金華、蘭溪等縣同時戒嚴。
清陸軍部撥款白銀60萬兩興複福州船廠。
11月27日。安徽師範學生為爭回礦路權罷課。要求廢除銅官山和浦信鐵路兩項出賣利權合同。
11月29日。香港政府頒布條例嚴禁中國革命書報出版發行。違者監禁二年並充苦工或罰銀500元。
出使德國考察憲政大臣於式枚奏報考察憲政情形。並擬訂辦法宗旨。
徐世昌致電外務部,日本人在延吉地方明攘司法,暗攘領土。本年農曆九月,延吉六道溝地方發生華民被韓民擊斃一案,日本借口援中韓條約第六款,向中國官憲索取被捕人犯。本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致電外務部,日本此舉幹涉中國司法主權,目的是搶奪中國領土。
11月30日。上海憲政講習會會員方表在滬聯絡發動國會請願。
本月。郵傳部核準山西同蒲鐵路總局開辦章程。
12月
12月1日至9月。鎮南關起義。防城之役失敗後,孫中山旋派黃明堂(壯族)為鎮南關都督,李親為副,計劃襲取鎮南關(今友誼關)。12月1日(一說2日)黎明,黃明堂率那模村鄉勇80餘人(一說百餘人),聯絡炮台守兵為內應,偷襲鎮南關,占領炮台三座,繳獲大批槍炮,但因無彈藥不能使用。2日(一說4日),孫中山親率黃興、胡漢民及法國軍官等由河內入駐鎮南關指揮革命軍。清參將陸榮廷率軍來犯,孫中山親自開炮襲擊,並在炮旁為傷員裹傷。孫中山感慨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此日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陸榮廷屢戰屢敗,於是“密函約降”,以為緩兵之計。孫中山信以為真,乃決定由黃明堂留守指揮,於5日偕黃興等返回河內籌款購械接濟起義,並向華僑募款,計劃進取龍州。7日,清廣西提督龍濟光率援兵4000餘人會同陸榮廷反攻,直撲北炮台。革命軍以寡敵眾,浴血奮戰一晝夜。清兵先後搶占四方嶺及小尖山。革命軍退入壘中堅守,最後終因彈盡援絕,乃棄台突圍。9日,黃明堂率部突圍至安南(今越南)燕子大山。是役,斃清軍200餘人。
12月2日。黑龍江行省公署向外務部谘報庚子以後俄人殺害華人等未結案12起,計殺死57人,奸婦女15人,重傷12人,搶劫90戶。
中日吉林天寶山礦案交涉。自清廷封禁吉林天寶山礦場後,駐吉日領事即屢次照會,說天寶山為界未定之地,宜令日人中野繼續開采,並說中國以兵力驅逐日人,將報告日本政府,采取維護權利之臨機手段,以相恐嚇。本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致電外務部,已命吉林巡撫朱家寶等以和平方式解決,不要招致與日本決裂。次日,外務部照會駐京日使林權助,吉林天寶山係中國領土,該處礦產不能任中野自行開采,且界務問題正在研究之中,請飭駐吉日領事傳諭迅速停工,並離開該處,聽候該省大吏查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