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一看,自己的士兵先倒下了幾個,非常氣憤,他所率領的炮兵戰士,因大多是幾個月前集訓的,沒有上過戰場,看到這種場麵,一部分士兵害怕了。拿破侖感覺到,要是不馬上發起進攻,後果將不堪設想。
隻聽見“轟、轟、轟”,震耳欲聾的炮聲襲向保王軍陣地。一陣炮聲過後,敵人倒下了一大片。拿破侖的士兵一看報了死亡士兵的仇,一下子來了勁,接著又是一陣“轟轟”的巨大聲響。敵人的防禦工事被摧毀了。經過激烈的交鋒,拿破侖取得了勝利,占領了土倫。
不出拿破侖所料,這次勝利使法國軍官們對拿破侖這個年輕的下級軍官另眼相看,而且為了表彰拿破侖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他被破格提升為將軍。
但革命政府中不少人對這個出身貴族家庭的青年將軍表示懷疑。他們懷疑他參加革命的目的與動機,他們不相信這位連法語都說不好的青年是真正的革命者。有人甚至編造一些故事誣陷他,致使他遭受不應遭受的迫害。拿破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這種情況持續了將近三年。
1795年,保王黨人收買了巴黎的武裝警備司令,國民議會妄圖複辟。拿破侖被重新起用,被任命為法國“內防軍”司令。這年10月,拿破侖指揮6000士兵,去對付近3萬人的保王黨部隊。這種情況對於年青氣盛的拿破侖來說,一點也不感到害怕,他反而認為,這正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自己的才能。他認為,如果自己是3萬兵力,而敵人隻有6000人的話,那麼,打勝了也不光榮。
拿破侖在街上架起大炮,向保王黨發動猛烈轟擊。保王黨在這個時候還在作戰爭準備呢,當他們聽到隆隆炮聲時,都慌作一團,匆忙去尋找武器反抗,但已經來不及了。拿破侖率軍英勇出擊,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就把敵人全部鎮壓了。拿破侖以少勝多,又取得了一個重大勝利。這件事正好發生在共和曆的葡月,所以,人們往往把拿破侖的這次勝利稱為“葡月風雲”。
果然,土倫戰役和鎮壓保王黨戰役,使拿破侖名聲大震,法國國民革命政府對拿破侖委以重任。1796年,他被任命為法國“意大利方麵軍”總司令,後又率軍出征埃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充分顯示了青年拿破侖的雄厚實力。“霧月政變”
青年時期的拿破侖以卓越的指揮才能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天才。法國國民革命軍政府,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大膽任用他到各地帶兵,拿破侖也不負厚望,對歐洲封建勢力進行了有力的打擊。
1796年,拿破侖被受命指揮法國駐意大利的軍隊。在1796年到1797年間,他在意大利贏得了一係列精彩的勝利。拿破侖同歐洲封建勢力作殊死鬥爭,大大維護了革命政權所取得的勝利成果。
正當他在歐洲各地掃蕩封建勢力的時候,革命政府國民議會中鑽進來大批保王黨分子,準備伺機推翻國民政府,恢複封建君主製。拿破侖非常仇視保王黨人對革命的進攻,當他得到保王黨人企圖對革命大舉反攻的消息時,就立即派軍隊回國,幹預議會事務。經過清查,大批保王黨分子落入法網,拿破侖共處死了160名保王黨人,再一次維護了資產階級政權。當他談到對保王黨人的鎮壓時說:“隻有當一切都告完畢之後,我才會放刀入鞘!”表現了對革命積極的、毫不妥協的態度。
肅清保王黨分子後,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鏟除了意大利北部的封建勢力,接著,他提出了一邊串的進攻計劃:遠征埃及,進而打擊英國。然後對俄、奧等反法國家逐個打擊,以便建立一個強大的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秩序。國民政府同意了拿破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