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徔??煩紗蟮?(2 / 2)

所以在大亂之餘,在大選之前,一些有能力和基層、低層以及底層人民溝通的,往往會贏得勝利,我們把這個叫做“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得到天下,不論古今抑或中外,領袖都要尋求和精英的合作,我們把這個叫“得人望”。政治家和電影作品一樣,有“叫好”和“叫座”兩個價值取向,票房好是得人心,得大獎是得人望,叫好又叫座固然上佳,但是上佳的電影作品或許可見,上佳的政治家則比較稀少。

比如台灣大選,馬英九、蔡英文被宋楚瑜諷為“少爺”、“小姐”,不懂持家,而宋則自詡為“管家”。宋楚瑜的這種比喻,就是想在大選中和基層、低層進行溝通,而且從台灣一貫的輿論來看,宋楚瑜行政能力較馬、蔡強,似乎也成定評。如果在劉裕的時代,宋楚瑜的勝算就非常大,他有實力有算計,突然下手把頗孚人望的馬英九一刀搞定,說幾句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話,這就可以上台了。人民群眾一般喜歡“狠角色”,也喜歡曹操、劉裕這樣有手腕的強人,但是台灣的情況有曆史性的不同,台灣的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了,或正在發生變化,“縉紳白麵之士”越來越多,人民在發生著變化,也就是中產階級真的成為一個階級了,“縉紳白麵之士”喜歡“縉紳白麵之士”,所以馬英九可以當選。民進黨也不再尋找陳水扁這樣的草根英雄了,而找一個品位和馬差不多的蔡小姐。這種選擇,如果在放大的曆史下觀察,就是台灣社會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如果將來中國大陸也進行類似的大選,擁有大量農村人口的中國,就可能會選出一個讓精英們感覺不可思議的人來。起碼一個時期會是這樣的,一個不擇手段的狠角色會率先上台,中國也可能出現一個類似普京的人物,我們也一樣會有連任N屆或者“二人轉”的總統,因為人民更喜歡敢作敢為的強硬領袖。

劉裕最後還是用刀解決了競選的對手,劉裕挾建義之功、北伐之功、平蜀之功,掃除了劉毅、司馬休之、諸葛長民等內部異見人士,做皇帝遂成大勢所趨,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