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於仁壽殿見日本國公使內田康哉、意大利國公使嘎厘納等;山東煙台水災,朝廷賑濟。
9月:
7日,清廷設立商部,以貝子載振為尚書,伍廷芳、陳璧為左、右侍郎,並裁路礦總局,歸並於商部。
22日,免靈州瀕河地糧。
10月:
6日,湖廣總督張之洞訂《出洋學生約束章程》、《獎勵章程》等。與日本商約訂立。
10日,章士釗節譯《三十三年落花夢》一書,改名《大革命家孫逸仙》出版,宣傳孫中山。孫中山於檀香山駁斥康、梁保皇派,寫《敬告同鄉論革命與保皇之分野》,指出革命派誌在推翻清政府,保皇派誌在保護清政府,此為兩者根本分野。
11日,清廷以敬信為體仁閣大學士,裕德協辦大學士。
16日,光緒於仁壽殿見法國公使呂班、德國公使穆默。
本月:經數次勘察,外務部奏請山西正太鐵路改用窄軌。該奏章雲:正太一路,山徑崎嶇,難容寬軌,宜改用一密達之窄軌,以免稽時枉費。朝廷準奏。
1r月:
4日,命榮慶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王文韶免去會辦外務部大臣,調那桐為外務部尚書兼會辦大臣。
5日,命那桐與奕勖、瞿鴻璣整理戶部財政;榮慶充政務處大臣。
6日,命孫家鼐、張百熙並充政務處大臣。
本月,商部奏請力行保商政策。奏曰……泰西(西方)諸邦,以商戰立國,其優待本國商民無不予以應得之利益,保護煦育(撫育),以利其生存。對於貿易盛衰之原因,與貨物出入盈虛消長之根源,亦無不隨時體察。偶有不便於商民以致妨其生業者,必為設法以輔翼之,維持之。其大要務在劑不平而則使之平。此其商務所以蒸蒸日上也。中國自互市以來,未嚐不欲仿行其法,徒以洋商應享利益,載在約章,偶有不平之事,領事官即為申理。而華商,勢弱力微,其氣既不足以相聚,且平日與官場隔絕,其情又不足以相孚。於是不肖官吏,遂至專用壓力,牽製抑勒,種種不平之弊,商民有身受其艱苦而不敢言者。敬為我皇太後、皇上詳晰陳之:
查洋商販運土貨,隻在海關完納子口半稅,領有三聯報單,沿途呈驗,無論遠近,概不重征。而華商運貨出口,則逢關納稅,遇卡抽厘,其所納之款,已較洋商所完子口稅為多。乃官吏卡員,於照章應納稅厘外,恒多分外之需索,如此畸重畸輕,土貨出口,安能望有起色。此其不平者一也。
運貨之宜,務在迅速。往往有一日之差,旦夕之殊,而貨價之漲落,以倍蓰(數倍)者。邇來內港行輪運貨業經暢行無阻,各處關卡委員,遇掛洋旗之商船,照章速驗放行,遇無洋旗之商船,即不免留難需索,甚至今日不驗,候至明日,明日不驗,候至後日,至於民船劃艇,更複任意欺淩。華商隱受虧損而無之如何。此其不平者也。
商人經營貿遷,良非易易,偶有倒欠涉訟情事,自應速為理直。乃近來外省地方官,於洋商詞訟,尚不致故延時日,而於華商涉訟,往往積壓稽遲,甚或居而奇禍,苛索侵漁,無所不至。此其不平者三也。
凡此數端,華商每以相形而見絀。由是洋商中之桀黠者,遂即行其招徠壟斷之詐,浸而久之,華商亦且冒洋籍,掛洋旗,所沾之利息,洋商安坐而均分之,是使華人之資,半股削於洋商之手,而地方官吏,且目之日奸商。夫以華冒洋,誠可謂之奸商矣,曾一思為淵驅魚,有養民之責者,不能不分任其咎也。
對此,光緒帝發諭旨曰:各直省將軍、督、撫通令所屬文武各官及局卡委員一律認真恤商持平,力除留難,嚴革各項積弊,以順商情而維財政。倘有不肖官吏,仍行需索刁難,隨時嚴查參辦,不得縱容。
19日,西太後與光緒於乾清宮見荷蘭國公使希特斯。同日,下旨:商部奏稱商務初興奠基,以提倡土貨為要義,而商之本在工,工之本在農,非先振興農務,則始基不立,工商無以為資。振興農務之法,不外清地畝,辦土宜(土特產),以及興水利、廣畜牧,設立農務學堂與試驗場……。所陳不為無見。命各省大吏,速令各府、廳、州、縣,認真確查,極力講求,一律切實興辦,以廣種植而裕利源。
12月:
4日,置設練兵處,以奕勖總理之,袁世凱、鐵良副之。
12日,命岑春煊總統廣西諸軍。
13日,賞楊晟四品卿銜,充出使奧地利國大臣。
14日,袁世凱彈劾張翼:擅自出售開平煤礦給外國人。朝廷罷張翼職,責令收回。
12月:
21日,準張百熙奏請,選派師範學生赴東、西洋留學。
本年,陳天華所著《猛回頭》、《警世鍾》出版。該二書,大聲疾呼推翻滿清政府,並謂“鋼刀九十九,殺盡仇人方罷手”,“殺那洋鬼子,殺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滿人若是幫助洋人殺我們,便先把滿人殺盡……殺、殺、殺!殺我們累世的國仇,殺我們新來的大敵。殺媚外的漢奸!殺、殺、殺”。陳天華(1875~1905),湖南省新化人。1903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師範科。曾寫血書抗議俄國侵占我東三省,並回國策劃武裝起義。
《鐵雲藏龜》出版。此由劉鶚整理而成,從五千餘片甲骨中選出一千又八十五片,刊印成書。劉鶚(1857~1909),號鐵雲,江蘇省丹徒人。通算術、樂律、治河之道。曾任知府,治理黃河。著《老殘遊記》,抨擊清廷吏治腐敗等。同時是最早的甲骨文研究者之一。1908年被遣戍新疆。次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