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1862年 同治元年太平天國十二年(3 / 3)

又諭:近因京城疫病傳染,貧民不能自備藥劑,已於昨日降旨,令五城禦史按照舊章,施放藥劑,廣為救治。

6日,命倭仁協辦大學士。

13日,以縱劫掠,撤總兵田在田職。命熙麟為陝甘總督。

18日,命慶端為福州將軍,耆齡為閩浙總督。

19日,李續宜母喪,朝廷下詔不給喪假,令其代理安徽巡撫。

20日,慧星見於西北。《中葡通商條約》訂立。命僧格林沁統領豫魯軍務,節製督、撫以下官員並與李緒宜商辦安徽剿匪事宜。

本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請設同文館,學習外國語言文字和科技。朝廷同意。

21日,諭刑部清理監獄。

22日,以流星之變,朝廷下詔求直言。

24日,朝廷命都興阿核實沿江厘稅。

25日,因台州民團克複郡縣,朝廷下詔免同治元、二年錢糧。

27日,朝廷命京官俸減成劄放現金。

28日,回眾圍成陽等城,勝保入潼關督剿。

29日,藏事平定,停調番兵入藏,並停川餉。嚼徵呼圖克圖阿旺伊喜楚,自鹹豐八年(1858年)掌辦商事,近來輒因布施小事,激怒眾僧,致有關兩寺互相仇殺,以及僧俗互鬥。其見事體不可收拾,乃攜印潛逃。朝廷奪去其所有名號與黃韁,不準再令轉世,命理藩院衙門,沿邊追捕送藏。以汪典潔布輔佐達賴喇嘛,協理藏事,賞給諾門汗名號。

朝廷命順天府、直隸大捕蝗蟲。

9月:

4曰:朝廷諭令:嚴防陝匪勾結甘回。

5日,又諭勝保分兵赴山西省境;英桂籌晉省防務。

6日,複諭勝保攻擊渭北,多隆阿攻擊渭南回眾,兼顧鎮平。

8日,陝回包圍朝邑。特普欽等奏稱:呼蘭地區墾民日益眾多,請設理事、同知等職。朝廷命討論實行。命傅振邦幫辦譚廷襄軍務。

9日,據嚴樹森奏請,特諭:湖北試用知縣林光祖,盡先補用知縣黃藎臣,卑汙庸昏,亦均行革職,永不敘用;盡先補用知縣馬煥綸、遇缺即補知縣葉向辰,聲名狼藉,亦均著革職;知縣張長泰、俞弼堯,年老庸弱,亦予罷職,以肅吏治。

據嚴樹森奏請清查流品一折,朝廷特諭:軍興以來,捐案頻開,流品(出身門第)混雜。往往捐銀一交不問其身家是否清白,立封高官。名器濫邀,吏治日壞,亟宜清查流品,以挽頹風。著照嚴樹森所擬,此後外省捐納人員,由何上捐,即責成何省之同鄉地方官詳細確查。如果身家清白,始準谘行本籍,出具冊結,送部引見驗看,再由同鄉京官複查出結。其由京局報捐者,即專責同鄉京官確查結保。設有出身卑賤者,立時首報。倘失於查察,一經發覺,除本員照例治罪外,並將濫作保薦之地方官及同鄉京官,一並參處。

10日,清廷命福濟會同景紋辦理西藏事務。

英、法聯軍與清軍合力攻陷太平軍之寧波城。戴王黃文金、首王範汝增率軍頑強抵抗,身受重傷,而不得已退出寧波城。

17日,鎮江設關,征收洋稅。

19日,提升雷正綰為陝西提督。

20日,命總兵黃開榜接統田在田軍,命耆齡專辦援浙軍務。

22日,西安解圍。

30日,奉天(遼寧)法庫門回民互鬥,命玉明等前往解散之。

10月:

5日,命李棠階為軍機大臣。

7日,朝廷諭各省裁革州縣浮費。京控案件,專責按察使審理。

8日,清廷下詔薦舉人才。命薛煥、李鴻章辦理普國換約事宜。

9日,以倭仁為大學士。

11日,自寧波失陷後,太平軍又反攻寧波,華爾自上海率常勝軍前來援救。本日,雙方戰於慈谿城,守城太平軍對常勝軍迎頭痛擊,華爾重傷,次日斃命。

13日,清廷允法將賴伯勒東留防寧波城。

15日,清廷命富明阿馳赴揚州襄辦都興阿軍務。

17日,派劉長佑為兩廣總督。

22日,命官文為文華殿大學士,倭仁為文淵閣大學士。

28日,清廷特諭文煜:選舉賢良官員,籌辦畿輔水利。

29日,直隸人王守青著書,事發被指為“叛逆”,所著書稱“逆書”。旋被處死。(事未詳,概而言之,當為反清之內容。因為批評時政之書,並未被究。)

31日,廣東人黃金龍、李植槐等起事反清,清軍予以鎮壓。

11月:

1日,“川匪”進擊寧夏、陝南,清軍擊敗之。

16日,清政府允荷蘭訂立中荷通商條約。

17日,朝廷諭曾國藩等選武職人員在上海、寧波學習外國兵法與外國軍隊操練技術,並令閩粵等省仿行。此為清末建立新軍之初始。

本月。朝廷命北京附近地區實行堅壁清野之法,以對付會眾、撚軍等。

22日,四川清軍殺反清首領李泳等。

23日,勝保赴潼關“剿匪”。

25日,清廷命勞崇光赴貴州察辦田興恕殺教民案;以張凱嵩接辦廣西軍務。

30日,清廷命瑞常協辦大學士。

12月:

1日,清廷命曹毓瑛為軍機大臣。

7日,準許俄國軍艦在上海協助進攻太平軍,但不準入江。嗣後外國人領兵,不要改易服色,以為定例。

12日,清廷命按察使閻敬銘代理山東巡撫,辦理軍務。

17日,清廷發同治諭旨:本年例停死刑,但何桂清統兵失律,僅予斬候,已屬法外施仁,茲已屆期,若因停決而再緩,何以謝死難者,及億萬生靈,著即處決。自此以後,凡於停決之年遇有重大罪犯,仍要奏聞取旨(報請朝廷裁決)。

21日,日蝕。以沈宏富代理貴州提督,接辦田興恕軍務。

22日,命長沙知府丁寶楨代理山東按察使。

23日,河南巡撫鄭元善因廢弛公務,降為道員,由張之萬代理河南巡撫。台灣會眾攻克鬥六門。

29日,湘軍與英法軍攻占浙江上虞、嵊縣、新昌。

本年,清總理衙門設北京同文館,學習西方語言文字與科學技術。李鴻章設西洋船炮局於蘇州,是為洋務運動之始。

清朝洋務運動倡導於恭親王奕,而推行於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一班封疆大吏。其核心特點,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隻進行經濟、技術與軍事工業之改革,並吸收西方科學成果,派留學生出國,但在政治體製上,絕對不學習西方,君主專製為不可動搖之政體與國製。結果是腐敗、昏庸之官僚負責開辦各種官營工廠與企業,利用職權貪汙中飽,推諉因循,最終是工廠、企業先後倒閉。

為反抗清政府挑撥漢回關係,並殘酷屠殺回民,陝、甘回民於各地發動起義:甘肅靈州馬化龍領導回民於金積堡起義。繼與陝西回民義軍白彥虎部和回民義軍馬文祿部相聯合,共同對清軍作戰。1871年(同治十年),馬被誘降遭殺害。同年,陝西回民白彥虎領導回民於陝南渭河起義反清。連克渭南、高陵、華州、華陰,圍攻西安、鳳翔,攻克甘肅固源、平涼,進軍寧夏。並曾與西征撚軍會合,屢敗清軍。1867年(同治六年),左宗棠奉命入陝,白率義軍退兵青海省西寧,與回民義軍馬文祿會合。1870年(同治九年)大敗清軍。1873年,白助馬文祿解圍肅州不果,退入新疆吐魯番地區,最後逃入俄國病死。馬文祿,甘肅肅州人,於1865年(同治四年)領導回民起義。1870年,與馬化龍、白彥虎各部聯合,被推為兵馬大元帥,將清軍逐出河西走廊。1872年(同治十一年)被左宗棠圍困於肅州,達十八個月之久。馬旋被誘降,遭殺害。左宗棠血洗肅州。

本年,大學士裕誠所提出的財政變通辦法實行。鹹豐二年時,清政府戶部存銀不超過300萬兩。此後各種費用與兵餉,全賴日捐、鋪捐、團練捐和厘金(內地設卡收商稅),而尤以全國之厘金,為軍費之主要來源。此外還有落地稅。此種苛稅,多為督、撫派人征收,既不是常課,亦不報部,具體數目,難於確查。大約計之,在二千萬兩左右。這是由商業稅中收取,對私人工商業無疑是一種沉重負擔。各省解庫之銀多有積欠,道光末年時,已達千餘萬兩。

本年,裕誠提出的財政變通辦法如下:

除壇廟大典、外藩俸餉、貧民賑濟仍實發現銀外,其他開支以俸銀折合製錢、寶鈔發給。官員銀一兩,折製錢一串、寶鈔一串;兵丁折製錢二串;各衙公費撥給銀、票各半;工程等項減半發給;運腳采買物料工價米折等項,銀一兩折製錢二串或一串五百。因此,各種支用多以鈔票、大錢、鐵錢支付,走上通貨膨脹之途,以印鑄機強行流通紙幣與製錢,以致商業蕭條。而各省地丁銀兩,仍多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