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調賈楨為吏部尚書,以孫瑞珍為禮部尚書,王廣蔭為左都禦史,馮集馨為湖南巡撫。次日,命祁寓藻為協辦大學士。
22日,清兵殺葡萄牙澳門官員亞馬勒,英國軍艦開澳門岸邊向中國示威,表示支持葡萄牙。英、美、法三國公使複向清政府要挾。清政府又允將澳門割於葡萄牙。
9月:
2日,朝廷命湖南布政使萬貢珍賑武陵等縣被水災民。
7日,貪官王兆琛(前山西巡撫)被遣戍新疆。
10日,林則徐以病免雲貴總督職。離滇時,滇民焚香相送,遠近不約而至者萬人。清廷以程蟊采為雲貴總督,張日最為雲南巡撫,降侍郎戴熙三為三品頂戴並休致(退休)。
本月,廣西張家祥率眾千餘人至貴縣覃塘,張貼告示,廣收部眾。清廷給予江西德化、湖南澧州等地災區救濟。
10月:
7日,朝廷召季昌芝來京,以龔裕代理山西巡撫。
25日,陝甘總督布彥泰病免,清廷以琦善代陝甘總督。以裕誠代四川總督。
27日,實授顏以燠為東河河道總督。
29日,命代理吏部右侍郎季芝昌在軍機大臣行走。
30日,實授琦善為陝甘總督,命徐澤醇為四川總督,命陳慶偕為山東巡撫。
本月,廣西巡撫鄭祖琛等奏:兩廣毗連地方(上思州)民眾紛紛反抗,請命兩省合力鎮壓。
11月:
3日,雲南保山界外小宇江等處,少數民族起義反清。道光命程矞采鎮壓。
8日,道光命任汝霖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20日,已故朝鮮國王李奐之子李升襲爵;清政府命瑞常、色本前往冊封。
27日,天地會雷再浩餘部李沅發為反對地主豪紳乘水災抬高糧價,於湖南新寧縣起義。提出“劫富濟貧”口號,攻占新寧縣城,殺死縣官,迅速擴大至二千餘人。次年,李沅發放棄新寧,繼轉入廣西,發展至五千人。廣西天地會紛紛響應,以“反清複明”為口號,連敗清軍,占領湘桂黔三省邊區。清廷派四省聯軍圍攻。李沅發又返回新寧縣境,不久,戰敗被俘,被清政府殺害。
本月,張家祥率眾自廣西貴縣進入貴州甘塘,打敗知府顧元凱、副將李殿元,斃遊擊段炳南,兩廣震動。
12月:
4日,大學士潘世恩請求開缺(辭職),道光命免去軍機大臣職。
10日,派賡福代理熱河都統。
本月,朝廷賑濟湖南澧州、山西徐溝等地災區。
23日,調龔裕為湖北巡撫,派兆那蘇圖為山西巡撫。
30日,台灣嘉義縣吳允等率眾反清,旋被捕殺。
本月,廣西左江鎮總兵盛筠,潯州知府顧元凱,招撫張家祥,此後張改名為張國梁,成為鎮壓太平軍的幹將。
本年:
俄羅斯派“探險隊”至庫頁島,勘察混同江流域。
朝鮮、琉球入貢。
軍機大臣、大學士祁嶲藻等奏:遵旨酌擬軍機處章程九條:(一)軍機處應立即用印簿,於用印之日,滿漢章京(軍機處具體辦事、草擬諭旨、章程等之官員)內,輪派一員監印鑒簿,畫押,用過之印,封印花數目,於下一次請印時,核對。(二)兵部送來印花數目,應與用過數目相查對。(三)遇有機密查辦事件,於承旨後,派章京一、二員,在堂上繕寫,密封呈遞,發下後,仍由堂上用印封交兵部領去,將底稿押封。待查辦事畢,再行拆封登檔。如有漏泄,查明繕寫章京,予以嚴參。(四)逐日改定之草稿,應責成每日值班與領班章京共同檢齊焚燒銷毀。(五)每日明發諭旨與奏折,交內閣發鈔、寄信、印封、夾板,再交兵部驛遞。速議事件交各衙門領去,並嚴令各衙門,仍照舊有堂諭。承領事件人員未到傳領時,不得到軍機值房,違者參處;亦嚴禁各衙人員在軍機堂並章京值房階外附近站立竊聽。(六)方略館值宿章京佩戴請印金牌,接收各處文書,關係較重者,責令稽查,館庫一切事務,不得貽誤。(七)軍機堂章京、值房、蘇拉(雜役)人等,由堂司隨時稽查。方略館供事蘇拉、廚役,應責令滿漢提調、收掌各員認真稽查,不許任意出入滋事,並密訪如有人將補授官員人等,事先送信報喜,即行革役究辦。(八)隆宗門內軍機章京值房後身,另有小門空院,恐供事等,於此傳遞消息,應將此門封閉。(九)軍機冊檔分二份,一份存方略館,一份存圓明園。各章京等在內班不及兼顧園中值房,應片行(書麵通知)圓明園八旗值宿官兵小心守護。如有應行取用檔案,開單交片提取,派員領回。道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