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849年 道光二十九年(1 / 2)

1月:

16日,因侍郎陳孚恩代理山東巡撫時不收公費(節省辦公費用),朝廷賞其一品頂戴,道光禦書匾額褒獎之。

20日,任張祥河為陝西巡撫。

2月:

6日,朝廷命奕格為烏裏雅蘇台將軍。

14日,命耆英、季芝昌查閱浙江營伍及倉庫。

15日,兩廣總督徐廣縉於虎門和英國香港總督文翰會談英人4月進入廣州事。民眾聞訊,遍貼反對英人入城揭帖;社學、團勇十萬人準備抗戰,群情激憤。徐廣縉對英國人曰:“民為邦本,民既不從,大皇帝亦不肯拂百姓以順遠人”,遂拒絕英人入城。文翰亦懼於民眾力量退出省河。

本月,賑安徽無為、湖南澧州、安徽和州等地災區。

23日,日蝕。

25日,朝廷命劉韻珂撫恤台灣北路水災、震災。

3月:

1日,道光命李星沅辦理江蘇賑務。

6日,道光免去穆彰阿、潘世恩、陳官俊上書房總師傅,命祁嶲藻、杜受田為上書房總師傅;杜受田仍教授皇四子奕濘讀書。道光本來偏愛六皇子奕,穆彰阿特別囑其在皇帝麵前表現本領,以便繼位。但杜受田則教奕在皇帝麵前表現以仁厚為懷。於承德木欄打獵時,奕濘表示不忍射殺動物。道光視之動容,遂決定以四皇子繼帝位。

11日,四川省中瞻番人起事,朝廷命四川總督琦善前往鎮壓,以裕謙兼代四川總督。

17日,江蘇省鬆江府勒令限期完稅,時值江南災重,人民無力完糧,憤而反抗,搗毀府署。清軍鎮壓。民人被殺百餘。

本月:賑江蘇災區,貸給京左等八營一季兵餉。廣西馬成龍率眾搶劫貴縣雙橋蘇村。

本年:廣西大饑荒。饑民紛紛向富戶借貸錢米。富戶們則組織團練,並請準對借貸者“格殺勿論”。各處天地會遂領導饑民起義反清。其所打旗幟,標有各種口號,計有“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反清複明”等。各支義軍攻城殺官,聲勢浩大。

其中最有力者為廣西武宣陳亞貴、賓州黃啟珍、廣東欽州秦興晚相會合之一支義軍。該義軍接連進攻修仁、荔浦。次年下半年,四路攻取柳州,將廣西提督閔正鳳圍困之,並攻克修仁、荔浦,進攻桂林。後清朝兩廣總督徐廣縉發兵鎮壓,陳亞貴戰敗,被俘遇害。

4月:

8日,“天父上主皇上帝”在廣西貴縣“下凡”附於楊秀清之身,教導會眾遵行所出命令。

11日,因廣東民眾堅決抗拒英人進入廣州城,英人取消進城之議。

14日,徐廣縉等奏:兵民互相保衛,內河外海,現飭嚴防,英人進省城一事,萬不可行。道光褒獎並準奏。

22日,道光命兩廣總督徐廣縉鎮壓廣東陽山、英德等地之人民反抗。

25日,澳門葡萄牙官員亞馬勒以粵督拒其設立廣州領事為名,拒絕交納租金,意圖霸占澳門,效法英國之占有香港。

26日,李星沅病免,清廷以陸建瀛為兩江總督;調傅繩勳為江蘇巡撫;以費開綬為江西巡撫。

30日,陸建瀛等奏:南漕不必改折(折為銀兩)。道光同意。

5月:

1日,徐廣縉上奏英人取消進城之議,徐因以被封子爵,葉名琛封男爵,均為一等世襲。道光又發諭旨嘉獎粵人深明大義。

25日,命顏以燠代東河河道總督。

27日,調趙炳言為湖南巡撫,以羅繞典為湖北巡撫。

27日,琦善鎮壓中瞻起事番眾。

6月:

5日,以德齡為葉爾羌參讚大臣。

本年夏,洪秀全、馮雲山自廣西花縣返抵廣西桂平。馮在獄中即暗自創作新曆書(天曆),積極準備起義。及在廣東花縣與洪見麵後,兩人進一步籌劃起義大舉。至本年夏,兩人同回紫荊山具體安排起義步驟。此時拜上帝會會眾已有萬餘人。

28日,廣東澳門稅口移至黃浦。

7月:

2日,雲南騰越廳少數民族起事,由林則徐將其鎮壓。

12日,山西巡撫王兆琛,因受賄撤職,交刑部嚴議,命季昌芝為山西巡撫。

13日,湖北省黃岡發生強烈地震。大崎山裂開數十丈,響達百裏,民房多傾塌。

本月,朝廷貸給山東騰縣雹災倉穀。

29日,廣東陽山、英德等縣之民眾反清運動被鎮壓。

8月:

12日,禮部尚書成剛卒。

13日,調毓書為烏魯木齊都統,以惟勤為熱河都統。

18日,福建閩縣林仕等率眾反清被逮捕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