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成功之道:迷時師度,悟時自度(2)(1 / 3)

又過了一段時間,畫家想:“如何讓天使顯得更完美,最好的方法就是美與醜的並列比較;而惡魔最醜陋,那麼是不是也該畫一幅最醜陋的惡魔像呢?”

從此,他開始尋找一位長得最醜惡的人,最凶惡、讓人看了心會驚怕的邪惡形象,最後他在監獄中找到一名死刑犯。

當畫家快要畫完的時候,這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來,說:“幾年前,我也當你的模特兒,那時你畫的是天使;幾年後你畫惡魔,竟然也選中我。”

畫家驚住了,他說:“怎麼會這樣啊?你以前讓人看起來很慈悲,怎麼今天看來卻是這樣的邪惡?”

死刑犯就告訴他:“那時你畫完之後給我很多錢,我就去吃喝玩樂,甚至沾染了不好的習慣——吸毒、賭博,錢花完了就搶劫、殺人,做了種種罪業,才落得今天的下場。”

這位畫家聽了,心裏非常難過,也為這位年輕人深感惋惜。

一開始,這位年輕人的心靈清淨、無私無欲、沒有迷失的時候,成為畫家的天使模特兒;後來卻因為錢財而迷失,掉入陷阱中,不能自拔,變成了畫家的惡魔模特兒。所以,人不要因為一時糊塗,而一步踏錯,一步錯,步步錯。

一戶村莊裏有幾個小孩子非常調皮搗蛋,他們常常晚上裝鬼嚇人。

一天,雲居禪師來到村莊,那幾個愛搗亂的小孩子藏在他的必經之路上。等到禪師過來的時候,一個人從樹上把手垂下來,扣在禪師的頭上。

孩子以為禪師必定嚇得魂飛魄散,哪知禪師任孩子扣住自己的頭,靜靜地站立不動。孩子反而嚇了一跳,急忙將手縮回。此時,禪師又若無其事地離去了。

第二天,他們問禪師:“大師,聽說附近經常鬧鬼,有這回事嗎?”

雲居禪師說:“沒有的事!”

“是嗎?我們聽說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時候被魔鬼按住了頭。”

“那不是魔鬼,而是村裏的小孩子。”

“為什麼這樣說呢?”

禪師答道:“因為魔鬼沒有那麼暖和的手!”

禪師又說:“臨陣不懼生死,是將軍之勇;進山不懼虎狼,是獵人之勇;入水不懼蛟龍,是漁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悟’。連生死都已經超脫,怎麼還會有恐懼感呢?”

禪師在麵對危險的情況時,臨危不亂,從容應付小孩子的惡作劇,冷靜地分析出魔鬼沒有那麼暖和的手,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一種大徹大悟。

人之命運取決於心態,而心態的消極與積極是在生活中體驗的,也是可把握的。當我們遇到一些意外的事件時,首先要做到處變不驚,冷靜思考,不要被表象衝昏頭腦。要像禪師那樣冷靜而有智慧。沒有辦法做到冷靜,就談不上智慧。

心態決定命運,我們不要在心緒不好時做出任何決定。此時的你往往是悲觀消極的。而在心情好時卻與之相反。積極創造人生,消極消耗人生。如果生活中看不到希望,是因為自我調節的意識太差,讓希望擱淺在彼岸的沙洲上。隻要具備信念、恒心和毅力就完全可以駕馭自己的內心。擁有積極心態並不意味著一定成功,還要真正付出行動,人要抱著“一定要”的意念去擊垮困難之牆。

無論理想是什麼,有多麼遙遠,我們一定要擁有積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是一葉輕舟,會承載希望到達理想的彼岸,同時讓我們“拾”起快樂和幸福。

5. 想著成功,看著成功,就有力量

著名博士貝爾曾經說:“想著成功,看看成功,心中便有一股力量催促你邁向期望的目標。當水到渠成的時候,你就可以支配環境了。”當一個人一心想做某件事情時,你一定全力以赴,直到成功的那一刻。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始終保持一個成功者的心態。給自己設定個目標,這樣,你就會用極大的熱情和自信去戰勝道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這種心態會促使你朝著成功的目標邁進。

我們要勇於麵對困難與挫折,培養自己的成功意識。每當我們做了一件讓自己十分滿意的事,不妨給自己一點獎賞。這樣會越來越自信,更加堅定不移地去迎接挑戰。

馬祖受到很多人的仰慕。一天,一位名叫法常的和尚從大梅山來見他。

馬祖問道:“你來這裏有什麼事?”

法常答道:“我來求佛法。”

馬祖又問:“求什麼法?”

法常恭敬地說:“向你請教!”

馬祖合掌,接著又合眼,嘴裏吐出四個字:“即心是佛。”

法常聽了,頓時開悟,謝過馬祖,回到自己平時參禪的地方。

過了一段時間,馬祖想起了法常,就派一位弟子前去探望,看看他對“即心是佛”是否真正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