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兩手拿了兩個花瓶,來到佛陀麵前,想把兩瓶花奉獻給佛陀。
佛陀見了,對他說:“放下。”
那人以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立刻把左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那人以為佛陀要他把右手的那個花瓶也放下來,所以又把右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那人非常不解地問道:“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的了。請問佛陀,現在我還應該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讓你放下,並不是叫你放下手裏的東西。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根、塵、識都放下時,你就再也沒有什麼負擔,沒有什麼壓力,你就可以從生死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了。”
那人抓了抓自己的腦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這裏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和思想的自由自在。”
他終於悟到了“放下”的真義——“放下”心中的一切貪欲、憤恨和妄想,自由自在地生活。
“放下、再放下”,是一條追求幸福的好方法。佛陀能夠放下,他教人們也要學會放下。很多人煩惱、痛苦、失望就是因為放不下,所以總不能感覺到什麼才是幸福。
人生在世,會有很多苦難,放下是一種解脫、一種頓悟,是生活的智慧。從容地麵對人生,學會放下,才能讓自己更加輕鬆和快樂。
慧能禪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能達到這種高的境界,能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開悟了。當你緊握雙手,裏麵什麼都沒有。當你鬆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過自己,才能追求新的幸福。
一個人養了一隻貓,名字為“放下”,每到給它喂食的時候,他就會大聲呼喚“放下”“放下”“放下”。
很多人聽了都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給貓起了這樣的名字,他說:“我其實不是在叫貓兒,而是在叫我自己,提醒我自己放下俗事呢!”
他說要想保持心靈的平靜和超脫,就要放下那些外在的事務,一個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是的,我們每天都被周遭的無聊事務纏身,那些蠅頭小利,使我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忙,不去想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就這樣,日子流過,而我們卻離幸福越來越遠。
“放下”,它提醒我們放下思想的包袱,把那些不快樂統統放下。可能是我們的氣度太小了,這是我們生活不快樂的主要原因。我們往往隻被眼前的事務所束縛,看不到遠處。這使我們“放下”的決定下得如此艱難。試著暫時放下一些身外之物,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片刻的自由。
有些東西本來就是身外之物,如果我們每一天都把它們掛在心上,形成了許多的煩惱,就會無法自在地生活;如果我們有太多的牽掛,那會越來越累。有太多的放不下,太多的執著,我們就永遠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如果一件事情都做不好,那其他的事情也很難完成。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更要懂得放下過去,因為過去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而人生還將繼續。活在回憶裏,將使你精神不振,活在當下,才能勇往直前。
3. 珍惜擁有的幸福,不要握得太緊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心若無物就能參透這種境界,參透一花一草、一葉一砂、一方一笑一念,便是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即是如此。
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能和家人團聚是一種幸福,在冬日的午後曬太陽是一種幸福,和愛人依偎在窗前數星星也是一種幸福。
有個男子,平時經常抽煙。那天,有幾個朋友來家裏做客,男子一支又一支地抽起煙來。
她的妻子輕輕地打開了窗戶,沒有言語。
一個人悄悄問那妻子,你怎麼不阻止他抽煙呢,抽煙有害身體呀。那妻子笑了笑,說:“對他來說,抽煙是快樂的。如果他能活八十歲,我寧願他快樂地生活六十年,而不願意他不快樂地多活二十年。”
後來,這話讓那男子知道了,他便戒掉了煙。
朋友問他為何能這麼容易地戒掉了煙,他說,我有這麼好的老婆,我為什麼要選擇少活二十年呢?
這就是愛,妻子希望丈夫能快樂地生活一輩子,男子因為有這樣的好妻子而戒了煙。沒有太多語言,他們的行動和內心的愛深深地感動著我們。真正相愛的人心有靈犀,真正相愛的人彼此疼惜,真正相愛的人牽掛對方。能在對的時間裏遇到對的人,就非常不容易。所以遇到了,要懂得珍惜,不要讓幸福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