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麵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隻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為什麼追求幸福的人多,得到幸福的人少呢?因為生活總是被金錢、感情、是是非非所糾纏。幸福需要在物質生活以外增加一些慈悲。懂得慈悲,便會幸福。
1. 要助人,要與人為善
我們去助人,不可以有分別心。不管他是誰,需要我們去幫助,與我們就有因緣,就要以助他為念,不可以區分對待。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
它們被困在淺水窪裏,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幹,被太陽蒸幹,這些小魚都會幹死的。
這個人繼續朝前走,他忽然看見前麵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撿起水窪裏的小魚,並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這個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裏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永遠不要放棄!記住:“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我們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應像小男孩一樣學會拯救生命。雖然我們救不了全部受難的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救一些人,我們可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如果我們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我們一定努力去做,每一個人都努力,所有的小魚都可以救出。可以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你們能夠並且一定會做得到的。
一個禪師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行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禪師也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遠遠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旁邊有個路人說道:“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禪師也覺得非常奇怪,等那個打燈籠的盲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
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的!”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燈籠是什麼樣子、燈光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
盲人說:“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禪師非常震動地感歎道:“原來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別人!”
盲人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我自己!”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別人碰撞過?”
禪師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撞到我了。”
禪師頓悟,感歎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身邊啊!”
盲人雖看不見,但是他也一樣可以幫助別人,隻因他有一顆布施之心。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付出了,給予了,自己也會有快樂。如果隻去索取,那將失去快樂。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應該記住,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助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要助人,要與人為善。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因為它幫助我們淨化心靈,升華人格。你幫助了他人,他人高興,你也高興。
2. 追求幸福的妙方,放下過去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放下過去,才能追求幸福。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過去的事情過去,提起來千斤重,不如放下,瀟灑從容地度過今生。想要幸福,就得學會放下。
幸福在哪裏?幸福不在遠方,不在夢裏,不在過去,在我們每一天的努力裏,每一分鍾的慈悲和期待裏。和愛人在一起,你會幸福;和朋友在一起,你會幸福;和親人在一起,你會幸福;在每一天的時光流逝裏,感受著生命的能量。要想真正享受幸福,就要學會放下。隻有放下,才能體會當下,才能專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