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為人之道:寬以待人,學會包容(2)(1 / 2)

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自然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支持和理解,在處理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的時候,隻有懂得寬容,換位思考,不至於加大矛盾和衝突,造成雙方關係的破裂。

中國古語說,以誠換意,將心比心。就是說,我們都要有一個同理心,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溝通。多替別人著想,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樣就會減少摩擦。

有一位母親,經常帶著五歲的女兒到商店去閑逛。但是在每次出門前,女兒總是不願意去。為此,母親總是很生氣,怪女兒不聽話。同時,她也覺得很奇怪,商店裏麵琳琅滿目,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小孩子為何不喜歡呢?

直到有一次,在逛商店的時候,小女孩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為孩子係鞋帶,突然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的景象,那就是眼前晃動著的全是腿和胳膊。

於是,母親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因為母親從來沒有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去體驗逛商店這件事,所以,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

婚姻生活中,此類的現象比比皆是:男人因為壓力大,無暇顧及女人,女人則總是批評男人不懂得體貼自己;在壓力下,男人喜歡與朋友一起喝酒聊天,而女人則喜歡逛商店,女人總是抱怨男人沒生活情趣……男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是理智的,女人則認為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於是,雙方就矛盾不斷,爭吵不止。要知道,男人和女人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思考方式也不同,如果雙方多一些理解,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就會使婚姻生活少些爭吵,多些和諧。

曉梅和同事們在歌廳唱歌,過了午夜十二點,大家的手機輪流響,而唯獨曉梅的一直很安靜,同事們都開玩笑說曉梅的丈夫對她可真放心。可曉梅的心裏卻一直不舒服,她內心一直在責怪丈夫不夠關心自己。

回到家後,曉梅就生氣地問丈夫為什麼那麼晚了,還不給自己打電話。而丈夫說,我每次出去,你總是問我幾點回家,我覺得煩不勝煩。所以你出去我就不問,我對你很是放心啊。曉梅則氣乎乎地說:“你讓我在同事麵前丟盡了麵子,好像我是個沒人關心的女人似的。”丈夫覺得曉梅是在無理取鬧,就說:“我和朋友出去玩,你總是打電話查崗則讓我很沒麵子。”

其實,曉梅和丈夫的分歧在於男人和女人的想法不同,男人討厭女人追蹤,而女人喜歡男人追蹤;男人認為女人總問自己幾點回家是一種煩惱,而女人則認為男人不斷追問她幾點回家是一種榮耀。所以說,相互理解,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是夫妻和朋友之間相處之道的基礎。

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法則。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摩擦和誤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多一分理解和寬容,能夠深入地去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就會多一分和諧,少一分痛苦。

6. 讓婚姻散發幸福的味道

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隻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的尊重。每個人都渴望在婚姻中汲取到幸福的養分。然而,現實婚姻中的男男女女難免會為了小事鬧矛盾、爭吵,使幸福大打折扣。

其實,隻需在婚姻中加入愛和包容,即可散發出幸福的味道。

有一天,一個人滿臉憔悴,神色黯然地去見一位智者。原來,這個人剛剛結婚,但卻從他臉上看不出任何新婚燕爾的喜慶。

他對智者抱怨道:“我的婚姻為什麼總是很不幸,我的前妻毛病很多,每天總愛嘮叨,而且脾氣暴躁,家裏家外沒有她管不到的。另外,她還特別愛花錢,不喜歡做家務。還總是會趴在我的腿上撒嬌說,老公咱們到外麵去吃吧!偶爾在外麵吃一頓,我還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她三天兩頭要出去,我們為此經常吵架。久而久之,我對她厭煩至極,於是向他提出了離婚。前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第一次婚姻的失敗,我苦悶難當。一年過後,我想再婚,當時我想找一位能夠省吃儉用、愛幹淨卻又不亂花錢的女人進門。不久之後,我的願望實現了。朋友便給我介紹了一個女孩,各方麵的條件都符合我的要求。我非常喜歡她,認為這次婚姻一定能夠得到幸福。於是,就滿懷希望地將這位女孩娶進了家門。

“但是,婚後不久,我就發現我新娶的這位夫人真是太愛幹淨了,每天都會將家中收拾得一塵不染,我每天回家進屋後必須要先被她拽進浴室洗澡,換上家居服才能夠吃飯。平時,隻要說有親戚朋友到家裏來,妻子就會馬上命令我和她一起大掃除,搞得我筋疲力盡。我這時候才明白,女人如果太愛幹淨了,可真是要人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