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靜心之道:一念放下,萬般自在(2)(3 / 3)

天亮的時候,桃水禪師對這個弟子說:“今天大家可以不用去化緣了,昨天死的那個同伴還剩下一些東西。”說著就拿出來準備同他一起食用。

這個弟子看著食物,怎麼也吃不下一口。桃水禪師說道:“我早就知道你無法看透生死之事,這樣是無法跟我繼續修行的。”

弟子聽了之後,隻是默然不語。

桃水禪師向他招了招手道:“你趕緊回去吧,為什麼要在這裏白白浪費時間呢?難道想繼續煩我嗎?”

於是弟子就隻有轉身離開了。

生亦何歡,死亦何悲。生與死是一種自然現象,正如日月交替一樣,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寒冬就有暖春,有出生就有死亡。生死是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對於出生我們可以滿懷歡喜地進行迎接,對於死亡我們也應當寬懷安心地進行送往。隻有看淡生死才能順其自然,處之泰然;隻有隨緣才能獲得瀟灑和自在的人生。

7.敢於放下,才能“拿”得更多

人生在世,對於所得之物,往往難以放手,一旦失去之後,內心依舊難以放下。其實,如果能夠坦然地放手,那麼就能順手撿起快樂。

一個老人匆忙地趕上了一輛火車,可是不小心掉了一隻昂貴的新鞋。瞧著剩下的一隻,周圍的人都替他感到惋惜不已。沒有想到,車子剛剛啟動,他索性把手上的一隻鞋也扔了下去。車上之人對他的舉動感到非常不解,問他為什麼掉了一隻還要把剩下另一隻也扔掉。這個人笑了笑道:“這雙鞋子雖然很貴,不過剩下一隻也就不能穿了。如果別人能夠撿到一雙鞋還能穿,撿到一隻鞋也沒有絲毫作用了。”

老人能夠果斷放棄另一隻鞋子,不僅成全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倘若他不是一個能放得下的人,可能一路上都要唉聲歎氣了。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例如失戀,誤解,做錯事而受到別人的指責……有些人就會在心裏解不開、放不下,往往會感到很累,無精打采,不堪重負。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放下,纏繞我們內心的繩索不就自動解開了嗎?隻有放得下,才能讓我們輕裝前進,才能“拿”起更多。

泰戈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的事最好就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衝洗。”人生在世,就要學會放得下。放下失戀的痛楚;放下屈辱留下的仇恨;放下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下費盡精力的爭吵;放下對權力的角逐;放下對虛名的爭奪……放下該放棄的,就會獲得另一番風景!

要知道,一些物質、感情注定是不屬於自己的,我們隻有學會放下,才能讓心靈釋然,才能徹底地解脫自己。

有些東西是注定不屬於自己的,何必要苦苦與命運抗爭呢?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激情,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人生好似花開花落,周而複始,沒有永遠不凋謝的花朵,沒有永恒不變的感情!真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真正的愛情,也不一定就會天長地久!如果你愛一隻鳥,就給它飛翔的自由,給它享受藍天的自由,給它品味風雨的自由;愛一個人,給他愛的自由,給對方選擇的自由和拒絕的自由,這是愛情的至高境界。

苦苦地挽留晚霞的是傻瓜,久久感傷春光的是蠢人。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拿得起,固然可貴;但放得下,才是人生處世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