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而已。所有的名與利,都是過眼雲煙,生不帶來,死又不能帶去,與其一生為它所累,還不如珍惜當下的生活,活得實實在在、快快樂樂,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它,將一切看得淡一點,再淡一點。如此,才能夠聽從內心的聲音,才能活出真正的精彩來。
要知道,古往今來,那些做出大成就的,都是淡泊名利的人,看淡名利,才能靜下心來將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華都投入到自己所喜愛的事業中去。這樣,他們一方麵可以享受到心如止水的快樂,同時也能得到水到渠成的驚人的成就。
居裏夫人就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她一生共獲得10次各種各樣的獎金,各種獎章以及各種名譽和頭銜共117個。但是,在這至高的榮譽麵前,她始終都能夠保持一顆淡泊的心。
有一次,一位朋友到她家中做客,看到居裏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頻發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朋友大驚道:“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這可是至高的榮譽啊!”居裏夫人看過之後,笑了笑說道:“我隻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如玩具一樣,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去生活,否則一輩子可能終將會一事無成。”不僅如此,居裏夫人還毅然辭掉了100多個榮譽稱號。正是她始終能在榮譽麵前保持一種淡然的心態,才使她能夠獲得第二次諾貝爾獎。
淡泊是一個人的修養,是一個人精神的至高的境界,是一種靈魂的典雅。真正淡泊之人心態平和,視名利如糞土,能夠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最終獲得精神上的享受。
6. 欲望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源
欲望是人內心不清淨的根源,一個人的欲望越多,貪心越重,渴望越多,內心必然會生出諸多的矛盾和痛苦來。
有一位老婦人,每天都唉聲歎氣的,感到煩惱十足。一位老頭就問她,為何每天都看上去不高興呢?而她卻說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開洗衣作坊的人,二女兒嫁給了賣雨傘的。每當天氣下雨的時候,我就會為我開洗衣店的女兒擔心,擔心她的衣服晾不幹;而到晴天的時候,我會擔心我那個賣雨傘的女兒,怕她的雨傘賣不出去。”
老頭說道:“您這不是在自尋煩惱嗎?其實,你的福氣真的很好,下雨天,二女兒家會顧客盈門;而天晴之時,大女兒家生意興隆。對於您來說,哪一天都有好消息啊,您根本沒必要天天自尋煩惱。”
聽了這樣的話,老婦人心裏便輕鬆了很多。
人生本來是沒有煩惱的,所有的煩惱都是內心的欲望所產生的。老婦人因為貪心太重,想在下雨天讓大女兒的生意好起來,同時又想在天晴時讓二女兒的生意也好起來,所以,才會煩惱不斷。最終,她在智者的開異之下,及時放下了心中的貪欲。那一刻她的煩惱減少了很多,心裏也感到輕鬆了許多。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童年的時候,因為內心無所欲求,一顆糖果足使我們興奮十足。當我們長大以後,心中的欲念越來越多,擁有更多的錢財、美色、美食、名利、權力等,凡是觸及到我們生活的東西,我們都想擁有。然而,當這一切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又會煩惱不止。所以,欲望是一切煩惱的根源,隻要內心杜絕了欲望,一切煩惱就自然會消失。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在《柳河東集》中寫過一個寓言《蝂傳》,向我們揭示了欲望過多,必生煩惱的道理。
蝂是一種形體比蝸牛小,且又沒有殼,但又天生喜愛背東西的小黑蟲子。它在爬行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東西,比如吃剩下的食物或者沙粒、草葉等雜物,總是會迫不及待地放在背上麵,繼續向前。於是,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它就會感到疲憊不堪。它的背是極為粗糙的,所以背上的東西也不容易滑落。有的時候,它背上的東西太過沉重,越積越重,就算它疲勞到了極點,也不肯主動放下,兩隻角就摟著背上的東西,走路的時候一搖一晃的,把自己累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