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心之道: 心平行直無須參禪(1)(3 / 3)

女人繼續問道:“什麼是禪事呢?”

禪師說:“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情,就是誠心地去幫助他人,做一切有利於他人的事情。”

最後,女人問禪心到底如何用。

禪師說:“禪心就是要有一顆慈善悲憫之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眾人的心。”

漂亮女人聽完之後,一改以前的傲氣,在人麵前總是彬彬有禮,謙虛禮讓,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比別人漂亮,主動關懷幫助別人,很快就被人們稱為“最有魅力的人”了。

生活中,那些有才有德之人,都會受人尊敬,都會有較好的歸宿。諸葛亮的妻子黃英,長得黃發黑皮膚,但是一身才學,善良謙和,最終能與才智雙全的諸葛亮結為夫妻。

其實,外在的東西,比如相貌、出身、天資,這些往往都是難以改變的。但是,我們的德行卻是可以修煉的。而且隻有自己的德行才是可以長久修煉的,而這些又恰好是人生極為寶貴的東西。生活中,許多人不懂得守護自己最為重要的財富,而是削尖了腦袋去追求一些外在的“美”,真可謂舍本求末,實在是得不償失。

4.“善行”終會得“善報”

處處行善、樂於施予的人就像是在“福報”的銀行中不斷地儲存,越存越多,最終成為有大福報的人,也會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人。

如何向他人行善呢?快樂地施予或者捐獻,可以用財物以及金錢,也可以用時間以及體力,可以用知識以及技能,可以用觀念以及方法,更可以用自己的品行信譽,等等。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每做一件好事都是在行善,隻要心中有慈悲之心,心懷眾生,為世間多做善事,給眾生安全感,也能夠享受到行善者的快樂和福報。

在一個又黑又冷的夜晚,一位中年婦女的汽車在半路上拋錨了,四周一片荒涼,沒有人能夠幫助她。一個小時以後,總算有一輛車經過,開車的男子見狀,就下車幫忙。幾分鍾以後,車子就修好了,婦人問對方要多少錢,對方卻回答說道:“這麼做完全是助人為樂。”但是,婦人卻一再堅持要付一些修車費,那名修車的男子謝絕了他的好意,並建議把錢給那些比他更需要的人,最終,他們就各自上路了。

後來,婦人又開著車到一家咖啡館,一名身懷六甲的女招待即刻為她送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並且問她為何這麼晚還在趕路。於是,婦人就講述了剛才遇到的事情。女招待聽到以後,感慨這麼好心的人現在真是太難得了。婦人問對方這麼晚為何還在工作,而女招待說是為了迎接孩子出世需要賺取的第二份薪水。婦人聽後馬上就付給了女招待200美元的小費。對方欲謝絕,婦人卻執意要讓她收下。女招待驚呼她不能夠收下這麼一大筆小費,婦人回答說道:“你比我更需要它。”

這名女招待回到家之後,將自己在咖啡館的遭遇告訴了自己的丈夫。讓她極為驚訝的是,她的丈夫正是曾經幫忙修車的好心人。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的“善行”終會得到“善報”,我們在“播種”善果的同時,也種下了自己的未來,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某一時間、某個地點,以某種方式,在你需要的時候回報給你。“能吃虧的人是有福的人,能施舍的人是富貴之人”,所以,我們要得到“福貴”,一定要學會施舍,懂得吃虧行善,這是獲得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善報是世間萬物的因果循環,當你付出了辛苦的汗水之後,就一定能夠得到收獲的喜悅。漫漫人生道路上,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積德行善可以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而斤斤計較、處處算計隻會讓你的心靈背負上沉重的負擔。

5.慈悲是征服人心的最好武器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征服人心最好的武器不是殘酷的兵刃,而是慈悲之心,它能夠於無形之中降服別人的內心,讓一顆邪惡的心變得高尚,讓一顆汙濁的心變得潔淨。

世界上沒有比仁心更有力量的了。生活中,當麵對他人的傷害的時候,如果你心存仁愛,就能夠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冰冷,能打破人與人心中的“圍牆”。在很多時候,仁愛比尖銳的武器更能收服人心,更能製服敵手。

有位夢窗國師,有一次,他要到信徒家裏做佛事,於是搭船渡河,當船正要離岸的時候,碰到一位將軍。這位將軍帶著佩刀,手上拿著鞭子,站在岸邊大聲喊叫:“喂!等一下,載我過去!”

這時全船的人都不滿道:“船已經開了,不可以再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