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從小很聰明,會做很多很多的題,長大了,美國人發明了YA-HOO,我們就照搬出好幾個SOHU、SINA。他們的孩子從小很“笨”,但總是想出一些“新花樣”。還有人說美國人曆史知識貧乏得可憐,大概因為在我們學習曆史的時候,人家已經開始思考未來了吧(不要將這句話壓縮為“學習不重要”)!似乎上學第一天起,我們就日益被禁錮在“1+1=2”中了邁克維被處決了,特雷霍特將趨於平靜,但確信美國人還會玩出許多“新花樣”。我們的孩子還是很優秀,但我想替他們問一句,“1+1”憑什麼不能等於“3”?
3.深圳人的觀念
深圳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崛起,是因為這裏有很多全新的觀念叫人一震,正是這些觀念的引導,帶來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而全國第一的奇跡層出不窮。那麼深圳的新觀念有哪些呢?
(1)“超負荷主義”。領導如果發現,自己的將士能挑一百斤麵僅挑八十斤時,會立刻給你壓擔子,五分鍾就可以決定。深圳人不留戀“鐵飯碗”,推崇“超負荷主義”的人生哲學。為了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造力,就必須使一個隻能擔五百斤重的人,嚐試著負擔六百斤至七百斤,否則就是一種錯誤,而且也損傷了對方的自尊。在深圳,領導者的言語常常是:“不管你用什麼辦法,總之完成任務才來見我,我不習慣聽人訴說困難。”
(2)善勞才多得。在深圳,有的是壓力,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求得發展生存。過去崇尚“多勞多得”,而在商品社會裏,這個觀念有了新的發展,“善勞才多得”。不僅要肯幹,還要善幹,巧幹,用最少量的時間創造最大的價值。這就需要雄厚的知識,因為知識就是力量,就是金錢。在這裏,雖然有壓力,但沒有壓抑,沒有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有的隻是不知足的精神。
(3)敢為天下先。在深圳,人們崇尚“敢為天下先”的優勝觀念。沒有魄力幹不成大事,“世界上之所以有路,就在於有敢於踏上取得第一腳。”一次大賽中,某青年獲冠軍,記者問他:“你來報名時有沒有想到你會拿第一呢?”“我早就想到了,下次再賽,我還能拿。”他自豪地大聲說著,同時,發出爽朗的笑聲。凡是來這裏的人都認為自己能搞出一番事業來,他們充滿強烈的自信心。
(4)投我一票。在深圳到處都是實行聘用製,不少工廠和公司實行投票選“官兒”,競選者有點像美國總統候選人那樣公開地說:“我將會是你們選出來的最好廠長,請投我一票!”他們寧要人才富集的摩擦,也不要庸才充斥的一團和氣。
(5)不談他人私事。在深圳,人們關注的話題是:“聽說她最近搞成了一宗項目,她晉升經理了!”諸如此類。關於他們自己的私事,如他們和那個男人或女人交往,那是自己的事。放著那麼實現自我的機會,誰有閑心嚼舌頭。在這裏,獨處的女人和離了婚的女人,覺著獨身女人並不難,二三十歲的經理、廠長、企業家、外交家二社會活動家,比比皆是。
這些年輕的改革家就沒有痛苦嗎?沒有痛苦又何為開拓?他們也又痛苦、呐喊、憂鬱,但悲傷之後,能夠倔強地抬起頭,又走向那冰雪覆蓋的山峰。寧可赴死也不失敗。他們說:“世界上唯有自己能戰勝自己。”活著就要有點聲響,死,也要死得優美。“在這個城市裏,不進則退,沒有讓你傷感和脆弱的時間。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強者,就能從失敗的挑戰中升起!”
十五、世界上並無十全十美的人
鰣魚多刺,海棠五香,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剛直的人有脾氣,俊逸的人有妄氣,忠厚極時近乎愚,辯才縱橫則近乎肆。
為什麼要寫下這些話?是要提醒一件事:世界上並無十全十美的人。為此,我們需要保持對人的愛心,一如我們仍然喜歡海棠或鰣魚。
每個人是一個月球,都以其光明皎潔的一麵向人,並且不斷努力使之團圓。對人如對月,最好忘記他背後的陰影。
1.給予
這是一個使人回味再三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饑渴難忍,瀕臨死亡。
可他仍然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終於找到了一個廢棄的小屋。這個屋子已久無人住,風吹日曬,搖搖欲墜。在屋前,他發現了一個吸水器,於是用力地抽水,可滴水全無,他氣惱至極。忽然,他又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個紙條,上麵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後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水壺塞,裏麵果然有一壺水。
這個人麵臨著艱難的抉擇,是不是該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吸水器裏?但如果倒進去之後吸水器不出水,豈不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的最後,一種奇妙的感覺給了他力量,他下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了一會兒,他把水壺裝滿水,塞上壺塞,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隻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