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卻采取了積極的行動,立即著手實現自己的計劃,終於使願望成真,從此也走向了一條新的人生之旅。

勤奮是治愈失望的最好良藥,勤奮是通向成功的一座橋。

八、態度決定人生

好的態度得到好的結果,不好的態度得到不好的結果。

經過一天辛苦的工作,湯姆覺得精疲力竭。當他回到家裏時,電話鈴聲響起,原來是女朋友北上來看他。他高興地掛上電話後,刹那間忘記了剛奮鬥一天的疲勞,帶著興奮愉快的心情準備前往赴約。

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原因使一個人從極端疲憊轉變成神采飛揚?答案是我們對事情的態度。

威廉·詹姆斯(Willam James),這位全美國最受尊崇的心理學家曾說:“我的時代成就了一個最偉大的發現:人類可以借著改變他們的態度,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態度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麵或負麵,我們都受到它的牽引。而思想則像輪子一樣,使我們朝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

就某種意義來說,這即是老式的因果律:好的態度得到好的結果?不好的態度得到不好的結果。

有位太太請了個油漆匠到家裏粉刷牆壁,油漆匠一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露出憐憫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那裏工作了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畢,油漆匠取出賬單,那位太太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她問油漆匠:“怎能少算這麼多呢?”

他回答說:“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對人生的態度,使我覺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就算我對他表示一點謝意,因為他使我不會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對她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眼淚,因為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隻有一隻手!

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

兩個賣鞋的人到非洲開發新市場。

抵達三天後,第一個業務員發了一封電報回去:“下班飛機返國。沒法子賣鞋,這兒人人光腳。”但是第二位業務員兩周內什麼也沒說。後來公司接到第二位業務員的航空信:“成交五十份合同。有無數的準客戶,這兒沒有人穿鞋。”

同樣的狀況,就看自己如何去思想,如何去麵對。

弗列德利·藍伯利基(Frederick Langbridge)說:“兩人從同樣的柵欄往外看,一人見到汙泥,而另一個卻見到星星。”火可以使牛油軟化,雞蛋變硬,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他們用不同的態度來麵對人生的問題。

哈佛大學在幾年前做過一個研究,證實了這個論點。研究結果發表,態度比聰明才智、教育、特殊才能、機運更重要。研究人員總結:人生中85%的成功都歸於態度,15%則在能力。雖然,要交過些特殊性征以準確的百分比列出來是很困難的,不過,那些研究人類行為的專家都同意:一切成功的起點,是培養一個好的態度。

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便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態度來適應一切的環境。

記得曾在報上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座右銘:“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控製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要吧展現笑容;你不能控製他人,但你可掌控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這些話在你體會出真諦之後,方知價值無窮。

九、發揚生命的本能

人是萬物的靈長,是宇宙的精華,我們每個人都有發揚生命的本能。

在美國西部,有個天然的大洞穴,美麗而壯觀出乎人們的想象,但是很久以來,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因此它的美麗也等於沒有。有一天,一個牧童偶爾來到洞穴的進口處,從此新墨西哥州的綠巴洞穴成為世界聞名的勝地。

我們每個人都有140億個腦細胞,一個人隻利用了肉體和心智能源的、極小部分,若與人的潛力相比,我們隻是半醒狀態,還有許多未發現的“綠巴洞穴”。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詩中所說:

我,我要比我想象的更大、更美

在我的,在我的體內

我竟不知道包含這麼多美麗

這麼多勸人之處……

我們告別了20世紀,回思過去人類艱難求索的曆程,最值得驕傲的不是“登月”,也不是什麼網絡,而是人類發現自身蘊藏著無窮的潛力。

人是萬物的靈長,是宇宙的精華,我們每個人都有光揚生命的本能。為“生命本能”效力的就是人體的創造機能,它能創造人間的奇跡,也能創造一個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