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領導不能以身作則,反而拿放大鏡去苛求員工,那麼員工亦必定會反過來拿放大鏡來要求領導。寬以待己、苛以律人是員工最厭惡的管理方式之一,也最容易造成管理上的衝突,致使員工產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結,或者“上行下效”,毫無作為可言。
以身作則,自動自發去做
從我做起,以身作則,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不僅是企業得以長足發展,永葆基業常青的秘訣,同樣是企業員工從普通走向優秀,走向卓越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以身作則的員工都深知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所在,他們都會自動自發去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命運與所在企業同為一體。
在麵對工作時,我們大多有這樣一種疑問,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這樣做值不值?難道我們真要這樣做嗎?當心中有這樣的疑慮後,不要說不能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做出榜樣,甚至在很多時候,對自己份內的工作都不會過多的投入,凡事隻求一個差不多就行了。
一旦我們以這種態度去麵對工作,工作激情將會慢慢消退,工作效率也會大幅度降低,從而使我們成為職場中不受歡迎的人,大大阻礙了自我的發展,無法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與人生理想,難以獲得成功。
從我做起,以身作則,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不僅是企業得以長足發展,永葆基業常青的秘訣,同樣是企業員工從普通走向優秀,走向卓越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隻要我們細心觀察,一些在職場深受老板器重,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員工,無一例外都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從我做起,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做出榜樣的優秀員工。自動自發地把屬於自己職責內的工作做好,承擔起與企業命運息息相關的責任是他們表現出來的共同特質。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所在,自打他們受聘於企業,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起,就始終以這種精神狀態投入到實際工作中。
發生在小蕭身上的事情可能會讓你對此會有所體會——
某機械製造廠的技術員小蕭,主要負責該廠生產的某種機器的零部件加工。和他在同一個車間的大約有二三十名同事,做著和他一樣的工作。小蕭並沒有像其他同事那樣每天卡著點兒上下班,而是每天早上比其他的人早到10分鍾左右,下午下班時,晚走上幾分鍾。他在其他同事還沒有到來時,先檢查一下機床,將機床啟動預熱;在下班後,他會在機床停止轉動之後,把一些相關的物品收好,並且清洗和檢查一遍機床。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車間規定和安排的,也沒有人要求他那樣做。同事中有人勸他不必這樣,因為老板既看不到,更不會給小蕭多開薪水。
小蕭麵對同事們這些“好意”的提醒,沒有多說什麼,隻是笑笑。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同事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的機器不是在這兒出毛病便是在那兒有故障,而小蕭的機器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更讓他們感到不解的是,他們每天都和小蕭一樣的幹活,可是生產的產品數量和質量難以與小蕭相比(他們生產出來的零件次品很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一切都在於小蕭在每天比其他人早到幾分鍾,晚走幾分鍾,細心保養好了自己的機床而已。
小蕭所做的一切,車間主任和老板都看在眼裏,他們在心裏暗暗稱讚這個小夥子,並且決定提拔他。不久之後,車間主任在每周一例行的全車間員工大會上,表揚了小蕭,讓全體員工向小蕭學習,並且提升小蕭為該車間的質檢部主任。
後來,在小蕭的影響下,該車間的工作效率不但得到很大的提高,產品的合格率也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從上文的事例,我想大家可以明顯地感知到:一個員工自動自發、主動承擔責任,不但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獲得老板和上司的器重,從而打開通往成功之門的鑰匙,而且能通過自己的言行深深地影響到周圍的人,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整體氛圍,讓自己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不斷進步。可現實中,大多數企業員工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僅不能自動自發、主動去做,為他人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反而在工作時完全處於被動,如果不是老板和上司有所要求,他們很難去做,即使去做也會大打折扣。更讓人費解的是,往往正是這些員工總是抱怨自己不被老板重視,他們看不起那些被老板重視的員工,認為老板不識人才。其實,這種抱怨是起不了任何實際作用的。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有才能,要比那些深受老板器重的員工優秀,為什麼不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消除心中忿忿不平的抱怨,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自動自發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用自我的行動去影響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