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一愣,仍然有些懷疑,他不過是低級文官,哪裏曉得武林中人的等級能力劃分,更不會知道一位先天武者意味著什麼,好在侍郎心情大好,直接給出了答案。
“本官就讓你開個眼界,實話告訴你,先天武者戰力強橫,放在朝中,那至少是大將軍級武將的水平。就算不用詭計,那蕭靖宇花上一刻兩刻的,也足以把那三百人殺個一幹二淨。他選擇用‘天災’這種手段,恐怕也是不想撕破臉正麵與將門和朝庭對抗。對,就是如此。”侍郎越說越肯定,講述時頻頻點頭,視縣令震驚萬分的表情而不見。
這三言兩語中,他心中已漸漸羅列出一個大致清晰的計劃,明白了解開危局的關鍵在哪裏,剩下的事,首要就是先去與那玉梅峰一談。
“找個與蕭掌門熟的人帶路,本官要馬上上玉梅峰!”在縣令仍然苦思上官意圖的時候,黑衣侍郎突然站了起來,斷然命令道。
玉梅峰頂石窟中,蕭靖宇正盤膝而坐,在諸位夫人的看護下入大定。
此時,他全副心神都沉寂於心靈最淵深處那無名空間中,竭力對抗著突如其來的劫數。
沒錯,就是劫數!
修仙煉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之行,即是奪天地造化以補償自身,以使自己達到更加完美的狀態,而當完美程度達到極致,自然也就是成仙得道了。
可天地有常,要奪天地造化補償自身,自然就多占了天地中原本屬於其他生靈的造化,斷了那些生靈們發展晉升的機會。
世俗語尤雲: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乃是不死不休之仇。更何況蕭靖宇所行的直接搶奪他人成道的機緣這樣的事呢?
如此,蕭靖宇與這些生靈,或是近在咫尺,或是遠隔萬裏,就這樣結下了天大的因果。
而結因果就必然要了因果,這是天道,於是相應的劫數便應運而生,它不可捉摸卻始終存在。
蕭靖宇殺完人後就立即明白過來,他晉升培元境後的劫數終於來了,而且一來就來了兩重——童家軍是一重,他已渡過;接踵而至的第二重則是天劫。
此天劫非是雷火天風,它叫魔境劫,修道路上長相伴隨。
它從心底滋生,隻針對心境考驗,非法力可以除去,破解方法有兩種,一是心境高遠幽深到一定境界,能夠看穿因果劫數,順應生路而行,自然無懼,二是毅誌無雙,能夠強行破劫。
這兩種方法互有優劣,在修煉初期時產生的作用尚不明顯,但在中期以後,分野便十分明晰了,前一條路走下去,便是無情道,後一條道則是有情道。
在蕭靖宇心靈最淵深神秘處,他正接受劫數地考驗:首先是無數因他而死的童家軍戰魂在心靈空間中顯形,各個栩栩如生,他們或破口大罵,或刀砍劍劈,或哀泣指責,指責他壞己性命,毀人家庭,輪番上陣絲毫不停;緊接著又有其妻兒老小顯形,抓住他拉扯毆打吐口水,罵他責他怨他恨他;再下來又有朝庭重臣,鄉紳明士出現,控他犯上作亂,是世之賊子……一輪接一輪,如同海潮一般一浪更比一浪高,而在他一顆道心如海中磐石巍然不動的情況下,最後甚至連地府神官,天庭神仙都開始一一出現,或依冥法判他永墜十八地獄,永受業火灼燒,或依天規罰他上斬仙台……
蕭靖宇在心靈空間中的身形就這樣不停地被各種因果所化的劫火燒灼,本來一個好好肉身,竟被燒得四處冒煙化灰,最終,無盡空間中,隻剩下一團微弱的光明。
就在這光明也搖搖欲熄時,一個清晰的聲咒突然從幽微中透出擴散,並迅速化成轟轟雷霆,橫滾而過:
我有一劍,可斬開道途荊棘。
我有一劍,可斬滅迷魅凶頑。
我有一劍,可斬去酒色財氣。
我有一劍,可斬破心中迷障。
我有一劍,可斬斷地之陰索。
我有一劍,可斬裂天之陽枷。
我有一劍,可斬結因果劫數。
我有一劍,可斬穿天人之際。
我有一劍……
這聲咒由小漸大,最後如同雷音轟鳴,在空間中滾滾而過,它過處,無論何人何物,盡皆湮滅,無論何聲何色,全部消散,無論何情何意,盡都隨風而去。
火頭熄滅,天清氣朗,仙光明耀,血肉再生。
到此,蕭靖宇斬結劫數,曆劫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