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宛水“句:宛水,即宛溪。源出安徽宣城縣東南嶧山,北流合句溪,繞城而流。李白詩中稱宛溪和句溪為”兩水“,《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67]”沙寒“句:鷗,水鳥名。翼長而尖,羽毛多為白色,經常飛翔於江海之上。孟浩然《夜泊宣城界》:”離家複水宿,相伴賴沙鷗。“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68]浪跡:到處漫遊,行蹤無定。李白《竄夜郎於烏江送別宗十六璟》:”浪跡未出世,空名動京師。“
[69]浣花老友:指杜甫。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杜甫移家成都,次年春天,築草堂於西郊浣花溪畔。玄宗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漫遊各地,在洛陽與杜甫相見,結伴同遊梁宋齊魯諸地,曆時二年,”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建立了終生難忘的深厚友誼。
[70]”兒女“句: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71]”隻同“二句:化用李白《贈孟浩然》詩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中聖,猶中酒,醉酒。據《三國誌·魏書·徐邈傳》,曹魏時徐邈嗜酒,禁酒期間私飲沉醉,自稱”中聖人“,”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後因稱喝醉酒為中聖人,省稱中聖。浩然,即孟浩然,著名山水田園詩人,深受李白敬重。開元年間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曾與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自適,猶自得。適,舒適,暢快。《舊唐書·孟浩然傳》:”隱鹿門山,以詩自適。“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遂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
[72]髻(jì):發結。挽:通”綰“,盤結。青絲:喻黑發。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73]嶢(yáo):高貌。紫玉:紫色寶玉,古代以為祥瑞之物。此指冠玉,即裝飾在帽子上的美玉。
[74]捉迷藏:蒙眼相捉的遊戲。元稹《雜憶詩》(其三):”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
[75]躑(zhí)躅(zhú):徘徊不進貌。
[76]”銀床“二句:化用李白《靜夜思》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高臥,高枕而臥,安臥。《晉書·陶潛傳》:”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翻,反而。
[77]”翠袖“二句:化用杜甫《月夜》詩意:”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翠袖,青綠色的衣袖。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閨中,女子居住的內室。江淹《別賦》:”閨中風暖,陌上草熏。“心曲,心事。
[78]流光:光陰。時光易逝,去如流水,故稱流光。李白《古風》(其十一):”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彈指:比喻時間短暫。佛經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
[79]追:回溯。
[80]即今:當今。即,當,當前。皎魄:猶”素魄“,明月。皎,潔白光明。《詩·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魄,月初出或將沒時的微光。
[81]童心:童稚之心。李贄《焚書·童心說》:”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觸:觸動。
[82]翻:反轉。此言變換,翻新。雋(juàn)語:意味深長之語。
[83]疑團:滿腹疑念結聚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