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奄蔡:古代遊牧部落。一作闔蘇,東漢三國時又稱阿蘭。奄蔡首見於《史記·大宛列傳》。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鹹海、裏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黎靬(qiān):同”驪靬“,漢朝縣名,在今甘肅河西地區。烏秺: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塔什庫爾幹一帶。潘兜:古代西域安息國王治所。荀悅《前漢紀》:”安息國王治潘兜城。去長安萬二千六百裏。地方數千裏。城郭數百。有車船商賈。“
[11]尉頭: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溫宿:古地名。位於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爾峰南麓、塔裏木盆地北緣。龜茲: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姑墨: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12]杓(biāo):古代指北鬥柄部的三顆星。
想夫高密敘苗,而後漢武啟疆之季[1],非唯斷於左臂[2],實乃裂乎右肩。遣絕幕之驃騎,爰極武於居延[3]。獲休屠之金像[4],狀高塚於山巔[5]。及貳師之遠略[6],又奮擊乎右賢[7]。乘炎暑而鏖戰,抆佩刀以飛泉。迨竇、耿之出塞[8],殲穀蠡而陷堅[9]。振威棱於老上[10],降倔強之裘旃[11]。厥後高昌不靖[12],李唐徂征[13]。蓋嘉運之畫地[14],薑行本之移營[15]。頡利解辮而入侍[16],鐵勒劙麵以抒誠[17]。黃花之古戍無警,白龍之舊磧悉平[18]。固已洗兵婆昔之浪,絏馬夫人之城。弓掛樹而月滿,煙息槔而塵清。
[1]啟疆:開拓疆土。
[2]”非唯“句:此處指漢武帝擊敗匈奴事。《漢書·魏相丙吉傳》:”孝武皇帝湣中國罷勞無安寧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伏波、樓船之屬,南滅百粵,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玄菟、樂浪,以斷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並三十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單於孤特,遠遁於幕北。“
[3]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肅張掖、酒泉一帶,在漢代,此地與匈奴接境。《漢書·武帝紀》:”將軍(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裏,過居延,斬首虜三萬餘級。“
[4]休屠:古匈奴國名。《漢書·溝洫誌》:”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開。……休屠澤在東北,古文以為豬野澤。“又《漢書·武帝紀》:”(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
[5]”狀高塚“句:《漢書·霍去病傳》:”(霍去病)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塚象祁連山。“
[6]貳師:指貳師將軍李廣利。李廣利為武帝李夫人之兄,漢武帝派遣他率領軍隊遠征大宛,以擄取當地名馬。《漢書·武帝紀》:”(太初元年)秋八月,行幸安定。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
[7]”又奮擊“句:指貳師將軍李廣利與匈奴右賢王交戰大勝而歸事。《漢書·武帝紀》:”(天漢二年)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於天山,斬首虜萬餘級。又遣因杅將軍出西河,騎都尉李陵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與單於戰,斬首虜萬餘級。陵兵敗,降匈奴。“
[8]”迨竇、耿“句:指竇憲、耿秉大敗匈奴事。《後漢書·竇融傳》:”拜(竇)憲車騎將軍,金印紫綬,官屬依司空,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明年,憲與秉各將四千騎及南匈奴左穀蠡王師子萬騎出朔方雞鹿塞,南單於屯屠河,將萬餘騎出滿夷穀,度遼將軍鄧鴻及緣邊義從羌胡八千騎,與左賢王安國萬騎出稒陽塞,皆會涿邪山。憲分遣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將左穀蠡王師子、右呼衍王須訾等,精騎萬餘,與北單於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虜眾崩潰,單於遁走,追擊諸部,遂臨私渠比鞮海。“
[9]穀蠡:即穀蠡王,匈奴官名。冒頓單於設置,分左右,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軍事和行政,由單於子弟擔任。
[10]老上:即老上單於,匈奴冒頓單於之子。在位時曾攻打月氏,殺了月氏王,占據全部河西地區。
[11]裘旃:泛指毛織品。亦叫”旃裘“。旃,通”氈“。《史記·匈奴列傳》:”初,匈奴好漢繒絮食物,中行說曰:’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強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今單於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褲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
[12]高昌:古國名。《新唐書·西域傳》:”高昌,直京師西四千裏而贏,其橫八百裏,縱五百裏,凡二十一城。王都交河城,漢車師前王廷也。田地城,戊己校尉所治也。“後來高昌與唐王朝作對,侯君集奉唐太宗之命討平之。
[13]徂:往,到。
[14]蓋嘉運:人名,唐玄宗開元時任北庭都護,屢次大破吐蕃,威震西陲。《舊唐書·玄宗本紀》:”(開元二十七年)秋七月辛醜,熒惑犯南鬥。北庭都護蓋嘉運以輕騎襲破突騎施於碎葉城,殺蘇祿,威震西陲。“
[15]薑行本:唐代大臣,貞觀中為將作大匠。唐太宗修九成、洛陽二宮,行本總領之,以勤濟稱旨,賞賜甚厚。有所遊幸,未嚐不從。及高昌之役,以行本為行軍副總管,率眾先出伊州。未至柳穀百餘裏,依山造攻具。其處有班超紀功碑,行本磨去其文,更刻頌,陳國威德而去。遂與侯君集進平高昌。及還,進封金城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