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社會,現代公民的概念,現代法律的觀念依然處於國家公民的意識的非常不重要的位置上,不但淡漠,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沒有。建國 60年,政府遵守憲法的自覺水平和公民遵守法律的自覺水平,到現在都還非常隨意。直到現在有些人甚至還愚蠢地認為道德可以代替法律,法律意識之淺薄簡直跟乞丐沒什麼不同,不知道中國曆史上就是因為強調那種相對主義的刻板的道德觀,置法律於可忽略的位置,所以,富民強國起來就屢屢破產,強盛的帝國搞到最後總是亡國,生靈塗炭,一片哀鴻。沒有例外。
今天,我談這些是因閱讀思考到一些材料,覺得這些材料在一般的網站和論壇上根本就沒有人討論,看一些文章,雖然主題皆宏偉壯麗,可實際上毫無新意,有些純粹是胡扯,是一些有害的麻醉劑和混沌湯,淺陋誇張,不是談說道德能成就一切,就說精神勝利法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或者隱士是多麼高明,清官是多麼稀有,如果大家都是聖人,這個社會就有救了,甚至把外國的宗教當成拯救靈魂的稻草,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代,還一個勁地搬出那些迂腐的玩意來蒙蔽世人,毒害兒童。這麼不學無術,也不摸摸自己的良心還在不在,把精神世界搞的煙霧重重,迷離堂皇,也不想想自己的後代會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透明晶亮的魚缸裏,有一缸滿滿的清水和一條調皮的魚。
水整天顯得很安逸也很舒心,因為不時有魚的波動和嬉耍,空氣也顯得不再壓抑了,生動的遊戲每天都在上演;魚整天顯得很活躍,不安分的心時常要在水麵前顯示自己的天賦,就是累了也會得到水的安撫,日子就這樣重複著,平淡卻又真實。魚和水早已習慣了彼此,他們相互感歎人生竟是如此的美麗,因為我的生命中有你的存在,因為我們緊緊相擁。
其實,真正愛的秘密是在如此廣闊的世界裏有緣相識,相知,相愛,在漫長的歲月中有幸福的相逢,相契和相擁,在風風雨雨裏能夠相容,相扶和相攜。
魚是活躍的,日子久了,那單調的情趣也顯得不再浪漫了,安逸的日子好像變得很壓抑,一切都毫無生機了。好向往和羨慕外邊的世界和天地,也許跳出這個缸,離開這個水,人生是不是會變得很精彩?室外的燈紅酒綠好像很吸引人呀,水沒有阻止魚的行為,因為他知道他阻止不了,魚開始變得很努力了,每天都在試著跳出去。有一天她終於跳了出去,她好興奮,好高興終於可以暢遊了。可是為什麼自己開始變得幹枯,好像呼吸也困難了,跳出的是水,但跳進的不是水,雖然很寬敞明亮但好像沒有可以呼吸的氧氣,漸漸地魚變得好幹枯,終於魚失去了生命。
日子還是那樣過著,因為魚缸裏沒有了魚,時間長了水也變成死水了,最後被主人倒掉了。
魚死的時候很後悔,水被倒時也很傷心。
其實人和魚一樣,貪婪的欲望總是讓人把身邊的幸福輕易地放棄,貪欲不僅沒讓我們得到想得到的,甚至原本得到的也失去了……總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多些思考,多些想念,時常觸碰到內心深處被忽略的角落,在這一刻,才終究有機會在難以平靜的心境出現。
想起的多已模糊不清,模棱兩可的相貌,零零碎碎的耳語,朦朦朧朧的身影,縱使費盡心力,卻也無奈模糊,盡管我還隻在誌學之年,可是記憶,卻也夾雜著難以計數的人和事,漫行在記憶縱橫交雜的道路中,都已化做路人,熟悉卻又陌生的過路人。或許隻說過一句話,或許隻有一麵之緣,那些被淡忘的人,或許是一次生病為我看病的醫生,或許是大清早上學路上低頭清掃的清潔工,隻有這些記得卻又難以述說的人,才會在夜深時平靜的心境中浮現,記憶裏重要的一切,無論何時,都會隨時想起,繼而勾起一段段或喜或悲的思念。記憶也如社會,重要與不重要總有區別,而在每個人的記憶裏,自己便是主宰,控製整個記憶。
模糊的回憶恰恰給予我想象的空間,關於這些的念想,總沒有不愉快,我寧願相信相見時回應的是微笑,至少不曾有輕蔑或是刺痛的眼神,而在熟悉的記憶中,都是真實的,無論是什麼,都有令你不悅的過往,這時,或許寧願不知道,而當你想起的是歡笑,又浮現出不舍與思念,重要的記憶,畢竟是屬於自己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