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習慣一個人、一首歌、一杯水,一段屬於自己的文字,跟朋友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其實我是想說子非吾,安知吾之傷。初冬的氣息,大肆侵入。冬來得那麼突然,不得不感慨時光飛逝。其實,很多時候,當某些東西離我們遠去,我們並不覺得惋惜,隻是不解:為何那東西要遠去?比如說秋季,再比如說夏季。
秋是個讓人充滿思緒的季節。秋之美,需用心感悟。秋季多雨,我常常於秋雨中迷茫,於迷茫中等待———秋雨綿綿,常常帶我穿越漫漫黑夜的阻隔,在心情的驛站裏徘徊。在一個個原本無眠的夜晚,我用雙手疊交置於後腦際,一種無名的思緒於心間潛滋暗長油然而生。
雨是風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秋雨是多情的,總是纏綿悱惻,一絲絲,輕柔地撩撥著每一個多情人兒的心弦。愁,於是戀上文字,因為那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心動,歲月的縫隙裏流淌成一雙冰淩花的眼,將往事雕刻成背影。
我喜歡透過玻璃看著窗外雨的世界,讓愁緒化做漫天的飛絮,飄散在這茫茫的時空。微風細雨,催下千行淚,我的心滿是疲憊。平日人前的強顏歡笑,無法抹平心中那一道淡淡的憂傷。或許是我天生多愁善感,總揮不去內心深處的憂鬱。
忽然發現生活是如此多彩,人與人之間是如此簡單,隻有真誠,是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的。大家一起坦然地交流,微笑著打開心門,在彼此關懷的目光中體會一種自然湧起的情感,感受一份溫暖而美麗的情愫。
然而,曾經,也一直喜歡蝸居在自己那方狹隘的空間裏,靜靜地窺視著外麵的一切,不張揚,不與人交流。像這樣我行我素,自命清高的人,在旁人眼裏,永遠是那種默默無聞,多一個不算多,少一個不算少的角色。因為太過小心翼翼,我孤立著自己,脫離了朋友,把自己歸於落寞。
愛過才知道,原來我並不能左右一切,也許無言才是最好的安慰,也許回憶才是最好的結局,也許,可以暫時去朋友那裏避一避寂寞的雨。但無論什麼樣的理由,都不能在別人的屋簷下呆得太久。再大的風雨,隻能自己去麵對;茫茫塵世中,自己為自己的心,找一個避雨的地方。
光陰似箭、物是人非,忘了昨天、忘了曾經,好好的享受今天,期待明天,將來才會更美好。猶豫是痛苦的,但也是享受,大雁到了冬天自然會飛到南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順其自然。隻有當我們慢慢長大,才開始發覺,自己又進了一個漫長的雨季。那些彷徨,失落,焦灼,期待,憂傷,孤獨,都是一場接一場的雨,淋濕我們寂寞的青春。
冬天來到了,隨時隨地會有寒冷降臨。我們都要學會保護自己。其實我特別的不快樂,仍然是孤獨的心在作祟。
當生活已經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卻表現出一種恐懼和不安。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過這樣的日子以及這樣的生活,眼光總是向著更遠的地方迷茫又迷茫地眺望,而心裏也總是往最壞的事情上去挖空心思地想。我想快樂,但真正快樂不起來;我想幸福,但幸福卻使我心存不安。我很嚴肅地活在當下,做著最嚴肅的事情。有目標的人,就應該學會積極進取與時俱進,讓幸福的生活流水般地再往低處流一點,人再往高處移一點。總之,一句話:誰笑到最後,誰就笑得最甜。
這正是我的心裏話。
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著這個看似很縹緲的目標?如果說安逸的生活會使得一個人的意誌變得像一團棉花糖一樣弱不禁風,我寧願放棄當下的安逸生活,而一直嘔心瀝血地去奮鬥終生。但人總得有一個目標,並為這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鏖戰下去。我又為什麼這麼苛刻地要求自己,明知不可為的事情,卻一定要踏破鐵鞋去追尋?如果說一個人做了幾年一樣的夢,到今夜睡覺的時候,還是那個在心頭漂浮不定的夢,總不免覺得這夢是不是自己要苦苦追尋的那個人生?因此,我在追尋。但那個夢又是那麼遙遠,若隱若現的好似一陣捕捉不到的風。
不僅因為這樣,我還要肩負起一道使命一份責任。為了什麼?為了那個家。我累的時候,就想著家。想著家,我就時時刻刻記住自己肩上的扁擔一端挑著使命,另一端挑著責任。我不敢懈怠,勇氣成了一把尖銳的劍,別在腰間。再多的苦難,隻是一瞬間的事情。依戀著那份“兒行千裏母擔憂”的情感,我明白母親的那份擔憂是一種期待,急急切切的好似汩汩的流水一樣,洪水泛濫似的將我的心淹沒。一個人在外辛辛苦苦地奮鬥了四年,依然孑然一身。所以母親的那份擔憂,繼而變成一堆熊熊的烈火。越是擔憂,火就越旺。母親一再催促,我縱使已肩負起了這份使命,心裏卻慌亂得要命。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沒有想過需要什麼來陪伴我左右。
我活得很累。為了那個夢,更累。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很累地活著。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注定安逸到死去。
(一生的朋友:左起郭瑞、範萍、作者、王童霞、魏雪)普天之下,愛可謂種類繁多,而父母的愛卻讓我用一生去體味、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