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又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斷語雲: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這一首詩是妙玉的運數圖示,妙玉是我的出家以後的形象。在書中我出家以後流落山林,成了一名不剃發的和尚,正如妙玉一樣。妙玉出身富貴之家,正如我一般。她的關於古玩器物等等的誇大描寫,就是提示讀者與我的身世聯係。她的關於至死不回鄉的警告就是對我的警告。我是假死之人,是不能回家的。百二十回書中寫妙玉回老家,那純粹是瞎掰。我不人濁世的理想最終還是不能實現,仍然關注這世事的變化,並下決心寫下了警醒世人、揭露事實的《風月寶鑒》。所以說,我“欲潔何曾潔”,心想這一生再不人濁世,但仍然沒有走出流人濁世的宿命。這就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的本意所在。“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所表達的含義是曹頓屈從枯骨一康熙,終於做了織造的形象描寫。那個所謂續書罵妙玉被性玷汙,實屬低級下流,心性邪惡。大家對高潔與濁汙的理解僅僅限於象的表麵,肉的表麵,是十分膚淺的;沒有從道的角度看,沒有從理念的角度看,那怎麼能讀懂原著呢?原著不會膚淺到如此描寫皮相的東西。妙玉是解構了我的一個側麵,隱於野的側麵。大家應該知道趙孟頫的故事,我的命運如此而已。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無奈的相同。
後麵忽見畫著個惡狼,追撲一美女,欲啖之意。其書雲: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甲夾批:好句!】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這一首是迎春判詞,它是曹府家人作為包衣奴才有功於皇家,最後被皇家忘恩負義抄家殘害的控訴和呐喊。作為皇家包衣,除了任人宰割還有什麼武藝可用,除了向親人哭泣還有什麼辦法可想。同時,鞭撻了封建統治者就是那忘恩負義的惡狼。作為包衣奴才的曹家人極度悲憤之情溢於言表。書中,焦大、李嬤嬤等等都是這一具象的代表。賈二春僅僅是這一意象的具象,不要試圖在曹家尋找賈元春、賈二春等等會是曹家什麼人,探佚秦可卿是什麼太子女兒,那是不懂這部書的表現手法的愚蠢行為。很可歎,這樣的人還真不少,還有所謂大家,為此去站講台呢。
後麵便是一所古廟,裏麵有一美人在內看經獨坐。其判雲:
堪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甲夾批:好句!】
這一首判詞道出了惜春的運數,這個賈家四小姐也和二小姐一樣,寫的是一類看破世事,遁人空門的人的無奈結局,包括自己。
後麵便是一片冰山,上麵有一隻雌鳳。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甲夾批:拆字法。】哭向金陵事更哀。
大家對王熙鳳的形象從來沒有解讀正確。這主要原因在於,大家定位的賈寶玉是曹寅孫子所致。王熙鳳是代表了李煦一類人的形象,李煦才幹卓越,曾幫助年幼的曹顆(曹頓)、曹頫理家,還債,正如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和榮國府王夫人請來治家一樣。王熙鳳治家和協理寧國府,就是曹頓和曹頫任職江寧織造,李煦代為管理的表象。事實上,我在任內對李煦是佩服而又厭惡的,在我眼內就是一個世俗的凡鳥,不是什麼人中龍鳳。我敬佩他的才能,但是他借管理我家之機,侵吞我家財產,敲著勒索,欺壓弱下。騙取了不少我家的財產。對於這個人,開始皇帝十分信任聽從他,後來康熙罷了他鹽稅征收權利,他曾經幾經權謀,幾經掙紮,勉強求得信任,但是雍正上台以後幹脆罷官抄家,打回東北老家凍餓而死。他的對滿清皇帝的忠心耿耿以及不擇手段的苦苦掙紮,使我既佩服又同情。他實在就是看不透滿清統治本來麵目的凡鳥而已。他也和我家一樣,都是為康熙南巡“炸供”害的;大量“炸供”浪費的錢財“淌海水一般”。這些炸供留下的債務,迫使他到處搜尋錢用以還債,從而得罪同僚,傷害下人;走後門子,尋求自保;反而越描越黑,最終弄得裏外不是人。他的最大不幸就是沒有曹寅死得早。“三人木”就是李,哭向金陵就是回老家之意。回老家就是罷官之意。另外,李煦老家也可以算作東北,他家在那兒起家,他又在那兒凍餓而死。書中劉姥姥就是李煦家人王可成的形象,劉姥姥的故事就是李煦家人王可成的故事。王可成在遞送密折出事後,一人頂罪,後被李煦保下,並且給錢自己過活,離開了李煦家。後來李煦家出事,王可成後人給了李煦後人照顧。這就是恩怨相報的“偶因濟劉氏”的故事。關於李煦的故事大家大可到史書之類查找,大體上,這個人是有才能而且不寬闊。聰明有智慧有戰術,但是無戰略。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裏紡績。其判雲: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甲戌雙行夾批:非經曆二句則雲紙上談兵。過來人那得不哭!】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這一首詞說的是巧姐一類人,在賈家落敗後,被眾窮人幫助得以活命的形象。也是後文中巧姐的結局。這兒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劉氏是個關鍵人物。劉氏是王成的親家,王成的兒子就是狗兒,狗兒的兒子就是板兒。李煦為什麼給了他姓王的形象呢?這裏邊有一個很大的恩怨故事,使我不能忘懷。李煦在任內,做了一件大錯事。他給康熙一件密折丟失,這是嚴重的失職行為。這件事就有李煦的家人王可成負責,或者就是王可成承擔了。李煦在具折奏報時,稱其為家人王可成失誤造成,請求處分自己。後來,康熙赦免了李煦及王可成的罪責。王可成就是李煦家的走狗,就是狗兒。他替李煦承擔了板兒。為此,李煦家也給了他照顧。康熙免責以後,李煦驅逐他離開了李家,但是對他安置很好,給了他錢糧地畝。李家破敗後,王可成收留了李家後人巧姐。這是“王熙鳳”和王家一段因果報應。因此,在書中我把李煦一家用恩義山人王可成的姓氏。
後麵又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雲: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這一首判詞寫的是李紈的運數,映射的是曹寅遺孀的命運。很多人認為這個李紈是曹顆夫人馬氏的形象。那是錯誤的,那還是如周汝昌之誤一般。不要為輩分在人物中的對應看,那是層麵的東西。李煦妹妹嫁於曹寅,可謂鳳冠霞帔一婦人。在曹家自孫氏夫人之後,能稱得上鳳冠霞帔之榮的隻有曹寅之妻一個人。她的兒子曹顆不永,繼子曹頓以曹顆之名為官(曾在宮中任侍衛),做了織造;不久,即死於任內。雖然再次過繼曹頫,但終究是“枉與他人作笑談”。這一句大家一直不解,那完全是把李紈認成是馬氏,從而到處尋找曹天佑,胡講蠻纏一番。這更有文中李紈製謎可證。“雖善無證”和“蒲蘆也”就是李紈一生的注解。也是曹寅妻子李氏夫人的晚年表現。
後麵又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其判雲: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這一首判詞寫的是秦可卿的運數。秦可卿的形象是康熙的化身,皇權的化身,代表的是皇家與下賤交淫情結禍端,終至家國敗落的必然命運這個趨勢。康熙與曹寅之情就是不循製的淫情,康熙南巡的花費本應該走國庫財政,但是康熙既想奢靡還想邀名,名義上不花官中的錢,卻交給曹寅他們織造負責。這就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自相逢必主淫”的本意。我已經講過的,在此書中“秦”和“夏”是指中原皇帝和胡地政權。秦可卿的經曆就是在敘述秦漢政權的異位。中華第一皇權,秦鍾、秦玉被人家抱養了。鍾鼎玉璽皆是國祚之證。康熙抱養了人家的孩子,和漢人結了親,演繹了胡人人主中原一篇大文章。就這部書的結構而言,寧國府主要的一麵,就是皇家形象。就家庭層麵講,寧國府來自於曹寅官府江寧織造府,榮國府來自於榮禧堂。是官府與家庭兩個層麵。就國家層麵來講,寧國府是皇家,榮國府就是臣家。這就是“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秦可卿的形象本身還是曹頓本身曆經浮世幻夢的引路人,正是秦可卿代表了皇家權勢,代表了康熙和曹寅家的交情,從而把曹頓引人了仕途浮夢之中。這就是秦可卿之所以是賈寶玉的引夢人的本意。秦可卿住在高樓大廈,恣情縱欲;不要認為那些不肖子孫會出在百姓之家,皇帝的兒子們才是最大的禍源。大家要知道,住在高樓大廈的會是什麼人?被人勒死的會是什麼人?隻有一個一康熙。秦可卿以康熙身份存在,才可以把作者引人“邯鄲浮夢”之中,才可以解構曹頓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的二難選擇,才可以解構曹頓“兼美”生活的現實終結。對此我還將專門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