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報道:先生說道,黛玉與湘雲聯句,不是僅僅如某些人認為的是黛玉與湘雲的個人際遇的表達,而是隱秘揭示了曹寅家的故事,正如薛寶琴的詩謎揭示了曹家人一樣。所以,必須采用“花”而不能用“詩”;凡是用“詩”的都是對原作的改動。就版本學意義上來講,凡是用“詩”的版本越是遠離真本的本子。
鈺報道:《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裏關於櫳翠庵吃茶一節,各位大家多有解讀,但基本上沒有統一的看法。我想請先生講講真實的和合理的櫳翠庵吃茶的用意?
先生道:《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所寫凡是你認為模糊的都是大有深意的東西。攏翠庵吃茶一節,最使人不解的是寶釵、黛玉、寶玉所用的茶杯。一共四種:寶釵用的瓣繮聲,王愷曾賞玩;黛玉用的是鐫刻了點犀喬三垂珠篆字的器皿;妙玉,潔癖的妙玉竟然把自己日常用的綠玉鬥給俗物賈寶玉用,寶玉的是放棄了妙玉自己日用的綠玉鬥,這個看似俗卻珍貴異常的寶物,用了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的整雕竹艮蟠龍大台。
這些都是有深意的描寫,看懂了這些描寫有助於正確認識此書的目的和結構。
一、寶釵用的(分瓜)繮聲。(分瓜),瓣的異體字。瓣,瓜中實也。一《說文》。就是指南瓜一類。繮,就是葫蘆;聲,玉器。言及王愷曾賞玩,是說其貴重也。南瓜葫蘆是說生活、經濟上的故事。最奇怪地是作者把“瓣”寫成“分瓜”字樣,就是說寶釵和寶玉結婚的意思。說明寶釵就是寶玉現實妻子的模樣。詩雲:猶憐最小分瓜日,奈許迎春得藕(“藕”諧“偶”)時,即是此意。今之所謂破瓜,也是由分瓜,即二八一十六,正是女兒成人日而來的呢。葫蘆,是為飯瓢,言指生活中的薛寶釵啊。蘇軾見於密府,是謂之貴也。生活經濟,富貴珍稀,證兆寶釵本性也。把瓣故意寫成異體字(分瓜),目的就是引導大家向二八女分瓜,結婚破瓜之意想去。寫南瓜葫蘆就是為了告訴寶釵就是現實生活的妻子形象。這個器具給寶釵用,其意明顯。
二、黛玉用的是鐫刻了點犀喬三垂珠篆字的器皿。點犀,大家都會明白,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之謂,統言黛玉一個情字。黛玉的存在就是揭示愛情與知己的靈性。喬,木梓也,就是高大的綠樹;上麵的垂珠篆字,很明顯是說黛玉眼淚還債,有情無婚姻淚盡而死的結果。這是與黛玉的木石本性,綠色表象,知己的愛情,終於在世俗之壓迫下淚盡而逝相一致的。黛玉的器具也是其生命的象征。
三、寶玉的是放棄了妙玉自己日用的綠玉鬥,是看似俗卻珍貴異常的寶物,用了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的整雕竹艮蟠龍大台。就更有意思了,綠玉鬥就是賈寶玉自謂,看似俗物,實為珍貴。妙玉說:怕是你家沒有,實是暗示在你家就有一個的一賈寶玉就是。潔癖的妙玉故意把她的日用之物給賈寶玉用,不是諸位意淫的妙玉愛上賈寶玉。是揭示,妙玉就是賈寶玉。妙玉之潔癖,正是賈寶玉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靈潔癖。妙玉正是賈寶玉出家之後的形象。是曹頓的生命追求。他生活在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的環境裏,是蟠龍大台式的人物,是官家的人物。是說,他是一個曾為官宦的蟠龍大台,但是象竹子一樣有節、有慧根的人。這是對賈寶玉一次真解、正解;也是賈寶玉,不喜金玉鬥偏愛竹木的性情體現。切合木石前盟之說。
以上我給大家解了幾個細節,看似很小的細節,卻是解釋文章主題的大過節,大證據。這種情況在書中很多,大家隻要看懂了我的這部解讀,皆可以在《紅樓夢》之中找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