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報道:《紅樓夢》中真真國女孩子到底哪一國人?她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女孩呢?
專家們曆來看法不一。或認為指真臘國(今柬埔寨),或認為指中亞以東阿拉伯諸伊斯蘭教國。據《紅樓夢鑒賞辭典》的陳詔的揣測,似乎指荷蘭。王蒙觀點認為:整個說起來,《紅樓夢》的生活格局有限,從胡適到冰心,都不甚喜愛“紅”原因蓋在此。是不是作者也想到了這一層呢?便不無生硬地引進了一個薛寶琴,琴與別的女兒的區別,一,她隻是過客,不是歸人。二,她已經許配人家,名花有主,不再有終身大事的選擇問題,不參加競爭或者與寶玉有關的婚姻糾葛,是真正的局外人。第三,她見多知廣,八歲時節,就跟隨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等等。由此提到了真真國女兒。寶琴的出現給讀者打開了一麵窗子,令讀者多少想到大觀園外還有廣闊的世界。
各種說法大都毫無確鑿的證據和縝密的邏輯分析,而且思維也是十分閉塞,絲毫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不能不令人十分遺憾。請問先生,你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嗎?
先生道:前麵我們已經說到,薛寶琴就是曹顆(曹頓)的思漢情結的人物形象。薛寶琴就是南漢人物的代表。在這兒,作者給出的真真國女兒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南漢殘存政權島國之地的人物。
薛寶琴遍遊全國各地,她到過西海涯子,她就是在那兒見到了真真國的女兒。這就鎖定了真真國女兒所在的位置。
真真國女兒詩說:”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進一步界定,她所在的地方就是個雲蒸霧藴叢林茂密的海島。特別是“漢南春曆曆”,說的再明白不過了。那兒就是中華之南國。
所以,不要寓於“西海涯子”,就想到我國西部。它的目的是界定“海”疆的存在,進而由“漢南”界定“南”疆的位置屬性。真真國女兒詩“島雲蒸大海”,進一步明確這個“漢南”的地界就在我國南海島嶼,漢明遺民隱居的地方。
真真國女兒的形象說“我八歲時節,跟我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誰知有個真真國的女孩子,才十五歲,那臉麵就和那西洋畫上的美人一樣,也披著黃頭發,打著聯垂,滿頭帶的都是珊瑚、貓兒眼、祖母綠這些寶石;身上穿著金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帶著倭刀,也是鑲金嵌寶的,實在畫兒上的也沒他好看。有人說他通中國的詩書,會講五經,能作詩填詞”,這些描述的目的就是進一步人種的確定。大家都知道,台灣諸島曾經有荷蘭等外國人的商埠。這個真真國女兒的形象描述,是有些先生懷疑真真國是中亞國家的原因。然而,黃頭發的“西洋美人”是與阿拉伯披者麵紗的女人相去何止萬萬裏。真真國女兒唯一答案就是“西洋女兒”荷蘭人。這就進一步界定這個作者想象中的“島國”正是指台灣,台灣才是中華的“漢南”,那兒的先生才是作者要指向的“南漢先生”,那兒有隱居的漢明遺民。所以,相對於台灣,薛寶琴的父親做生意到達的地方就是“西海涯子”的福建沿岸一帶商埠。這些地理位置的確認,我是沒有實際到達的經驗,是文字上的感知。我的界定“西海涯子”就是以“南漢”作為故國界定的。這是一種強烈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感情。這是一個身為下等奴才一包衣奴隸的強烈的身份回歸意識的呐喊。
清朝時節大家都知道,明朝故國,漢民正朔流落南海,他們就居住在南海的一係列寶島上,正在積蓄力量,返回故國。那兒曾經居住著黃毛子的外國人,他們長期和漢民一起生活。據傳“《台灣通史》卷二十九?列傳一·寧靖王載有:初,成功克台,優禮宗室,魯王世子朱桓、滬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樂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嬉、益王朱鎬等(注:原文如此),皆先後人台,待之如製。及施琅至,奪其冊印,遷於各省。”然而,在中原漢民的心目中,“漢南”諸島仍然是故國的政治所在地。書中關於探春判詞所說的“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麵泣涕之狀。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裏東風一夢遙”。所指都是此地,目的都是一個,體現對故明政權的懷念,對漢民正朔的向往。我已經講過了,賈探春是曹顆(曹頓)政治理想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