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柳絮詞》表達了作者堅定的政治信念(1 / 3)

鈺報道:今人在讀《紅樓夢》詩詞時大多認為,這些詩詞大都隱寫了這些詩詞作者的命運,也有學者認為作者借詩詞把隱寫的的實事說出來。先生在前麵幾篇文章之中也說這些詩歌揭示了作者對某些人和事的安排。我想請教的是,這幾首柳絮詞應該怎麼欣賞,它們是不是隱寫了你要表達的某些故事呢?

先生道:是的,目前大多學者對於《柳絮詞》的解讀和欣賞僅僅停留在詞作者命運的認識上,偏頗是十分明顯的。前麵我們欣賞過《菊花詩》、《紅樓夢判詞》、《薛小妹十首懷古詩》、《史湘雲與林黛玉聯句》等,它們隱寫的方麵各不相同,《菊花詩》揭示的作者一曹頓的出世經曆與誌向;《紅樓夢判詞》揭示的是諸位紅樓兒女的命運;《薛小妹十首懷古詩》揭示的是曹寅家的人物;《史湘雲與林黛玉聯句》揭示的是曹寅家的家事過程;而《柳絮詞》揭示的是《紅樓夢》作者堅定的政治信念的表達。

先看看幾首詩詞的來龍去脈吧。

先看史湘雲的調寄《如夢令》,其詞曰:

豈是繡絨殘吐,

卷起半簾香霧,

纖手自抽來,

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別去。

這首詞摩寫的意境:已經是暮春時節,溫暖的春風輕輕拂過麵頰,蔥蘢的桃樹還零落灑下幾片花瓣,潔白的柳絮紛紛飄過窗戶,散落整個香閨。一個美麗的少婦,靜靜地坐在繡房做針線,偶爾用纖纖玉指輕輕拈起落在身邊的柳絮,靜靜地欣賞著。窗外樹上的鳥雀啾啾鳴叫,少婦輕輕起身,扶上窗邊的欄杆,眺望著樹上的鳥兒,感受著這美好的、即將離去的春光。是啊,這輕如繡絨的柳絮怎麼會是剛才做針線時吐出的殘絨?它飄飄蕩蕩灑滿整間屋子,一如清香的晨霧,這正是昭告春天即將過去的柳絮。我知道春天即將過去了啊!我們曹家美好的日子亦將如這春天一般過去。鳥雀們還在嫉妒我擁有才貌仙郎,嫉妒我們擁有這繡絨一般美麗的春光。且不要管他們,趕快好好感受這些美好的日子。

這是多麼深情,而又隱隱透漏出淡淡的哀傷。史湘雲一曹頓的新婚妻子,她嫁給了傳家繼承人、才貌仙郎賈寶玉(曹頓),確實引起了很多女孩兒的嫉妒;曹頓繼承了曹寅的官職也引來了無數的怨恨。但是,現在的春光明媚,僅僅是末世的光景,曹家的苦難即將來臨,美好的春光就要別去了,怎麼不叫人無限留戀,無限珍惜。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夫妻團聚的美好日子。這就是史湘雲生命的切實經曆和內心感受。所以,史湘雲的詞牌就是如夢令,這些美好的日子,恍若夢中一般。湘雲這首《如夢令》開啟的就是曹頓政治理想和身世命運的慨歎之門。

這是史湘雲開啟了曹家破敗的詠歎之門,開啟了曹頓政治理想的詠歎之門;接下來會是什麼呢?緊接著就是探春的《南柯子》。

探春笑道:“噯呀,今兒這香怎麼這樣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問寶玉可有了。寶玉雖作了些,隻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頭看香,已將燼了。李紈笑道:“這算輸了。蕉丫頭的半首且寫出來。”探春聽說,忙寫了出來。眾人看時,[庚辰雙行夾批:卻是先看沒作完的,總是又變一格也。]上麵卻隻半首《南柯子》,寫道是: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係也難羈,

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李紈笑道:“這也卻好作,何不續上?”寶玉見香沒了,情願認負,不肯勉強塞責,將筆擱下,來瞧這半首。見沒完時,反倒動了興開了機,乃提筆續道是: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

鶯愁蝶倦晚芳時,

奇怪不?為什麼賈探春沒有做完這首詞,本來不怎麼會寫詞的賈寶玉怎麼突然續上了賈探春的詞?為什麼單單賈寶玉續上賈探春的詞,而不是其他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