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曹頓家事的秘密(2 / 2)

從以上的點評中,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評詩者認為史湘雲和林黛玉是記錄了當日中秋賞月的情景。他也是把整個詩歌分了三段來欣賞。他認為,第一段是“都是故作精神,強顏歡笑。實際上,酒席是無精打采的”。第二段“不知不覺地轉出了悲音”。第三段,妙玉深感詩過於悲涼,想用自己所續把“頹敗淒楚”的調子“翻轉過來”,便從夜盡曉來的意思上做文章。

其實,評詩者是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這篇聯句,其實是作者曹頓家事的總結,文章已近尾聲,用二人的聯句對家事做了綜述。

聯句開始一段:

撒天箕鬥燦,(湘雲)匝地管弦繁。

幾處狂飛盞,(黛玉)誰家不啟軒。

輕寒風剪剪,(湘雲)良夜景暄暄。

爭餅嘲黃發,(黛玉)分瓜笑綠嬡。

香新榮玉桂,(湘雲)色健茂金萱。

蠟燭輝瓊宴,(黛玉)觥籌亂綺園。

分曹尊一令,(湘雲)射覆聽三宣。

骰彩紅成點,(黛玉)傳花鼓濫喧。

晴光搖院宇,(湘雲)素彩接乾坤。

賞罰無賓主,(黛玉)吟詩序仲昆。

其實這一節寫的是曹頓家,在曹寅第三次接康熙南巡聖駕時的熱鬧場麵。“撒天箕鬥燦,匝地管弦繁。”等等。也嘲笑了某些人,爭權奪利的醜惡麵目。“爭餅嘲黃發,分瓜笑綠嬡。”為爭官老頭兒打破了腦袋多麼令人討厭,年輕的姑娘搶著嫁“才貌仙郎”多麼可笑;然而,這些都是曹家發生的故事。

康熙的到來,給了曹家無限的風光,給了老婦人最高的獎賞。“香新榮玉桂,色健茂金萱”。宣瑞堂的題匾依然掛在中堂。

全家上自主人,下至奴才,個個狂歡慶祝。“蠟燭輝瓊宴,觥籌亂綺園”。這是寫了曹家最榮耀的時代。

第二節,話鋒一轉,“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這個虛熱鬧很快就過去了,剩下的卻是“漸聞語笑寂,空剩雪霜痕”。無窮盡的債務立馬纏繞了曹家,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靨。全家過上了“階露團朝菌,庭煙斂夕昏”的日子。曹頓離家出走,“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到了南方,到了天上,“犯鬥邀牛女,乘槎待帝孫”,冒著違反清朝皇帝的危險,到天上尋找前朝皇帝的後人。可笑的是劉心武先生胡爾馬月認為是尋找“廢太子的孫子弘皙”,那是沒有一點邏輯的。我知道這件事不知道會不會勝利,但是,那種膽略和氣魄依然存在,“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

這一節,寫了曹寅死亡以後,曹頓看穿局勢,依然抗旨出家,到南國尋找抗清誌士的故事。

第三節,由妙玉做結。妙玉是曹頓出家以後的形象。有人問,賈寶玉出家以後什麼樣?我說,就是妙玉那樣啊。大家主的女兒,帶發修行,自稱檻外人。師傅說,打死不能回老家去。是啊,曹頓是假死出家的,怎麼可以回家呢!妙玉曾經想,再不過問世事爭鬥,但是還是卷人了對待清貴族統治的鬥爭中,並且寫出了警示後人,揭露清貴族統治腐朽黑暗的《石頭記》。可謂是“欲潔何曾潔”啊!

妙玉寫出了作者曹頓出家以後的生活。“振林千樹鳥,啼穀一聲猿。歧熟焉忘徑,泉知不問源。鍾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同時他還深深思念自己的妻兒,她們正過著孤獨困苦的日子。“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但是,我堅信,這一切都會過去,殘暴腐朽的清貴族統治早晚要滅亡,你等著到時候我再和你好好說說根由。“有興悲何繼,無愁意豈煩。芳情隻自遣,雅趣向誰言。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

這篇聯句是完整的,三個人完成了曹家三段生活經曆。不僅僅是中秋賞月而已。你好好品品上麵的“名家點評”,僅僅把它看成是一個中秋的賞景描寫,它合乎邏輯嗎?它與全篇的結構、意境相符嗎?答案是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