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報道:先生曾說過,中秋夜林黛玉史湘雲聯詩,寫的是《紅樓夢》作者曹頓的家事。不知先生是怎麼安排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兩句詩句目前解讀大多認為是說出了史湘雲和林黛玉的命運,請先生具體說說好嗎?
先生接口道:是的,我的書中最重要的事件都有詩歌作為作重要的表達方式予以展示。書中的詩歌大都是曹頓家的真實故事。而書中的故事大多都是為“傳詩”服務的,而詩歌大都是在真實的敘述故事。關於中秋夜林黛玉與史湘雲聯句所隱現的就是曹寅家迎接康熙第三次南巡的盛況及其後的衰敗。請看解讀:
夜靜月明,且笛聲悲怨,賈母年老帶酒之人,聽此聲音,不免有觸於心,禁不住墮下淚來。眾人彼此都不禁有淒涼寂寞之意,半曰,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請看詩句:
三五中秋夕,(黛玉)清遊擬上元。
撒天箕鬥燦,(湘雲)匝地管弦繁。
幾處狂飛盞,(黛玉)誰家不啟軒。
輕寒風剪剪,(湘雲)良夜景暄暄。
爭餅嘲黃發,(黛玉)分瓜笑綠嬡。
香新榮玉桂,(湘雲)色健茂金萱。
蠟燭輝瓊宴,(黛玉)觥籌亂綺園。
分曹尊一令,(湘雲)射覆聽三宣。
骰彩紅成點,(黛玉)傳花鼓濫喧。
晴光搖院宇,(湘雲)素彩接乾坤。
賞罰無賓主,(黛玉)吟詩序仲昆。
構思時倚檻,(湘雲)擬景或依門。
酒盡情猶在,(黛玉)更殘樂已諼。
漸聞語笑寂,(湘雲)空剩雪霜痕。
階露團朝菌,(黛玉)庭煙斂夕梏。
秋湍瀉石髓,(湘雲)風葉聚雲根。
寶婺情孤潔,(黛玉)銀蟾氣吐吞。
藥經靈兔搗,(湘雲)人向廣寒奔。
犯鬥邀牛女,(黛玉)乘槎待帝孫。
虛盈輪莫定,(湘雲)晦朔魄空存。
壺漏聲將涸,(黛玉)窗燈焰已昏。
寒塘渡鶴影,(湘雲)冷月葬花魂。(黛玉)
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
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
露濃苔更滑,霜重竹難捫。
猶步縈紆沼,還登寂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朝光透,罘崽曉露屯。
振林千樹鳥,啼穀一聲猿。
歧熟焉忘徑,泉知不問源。
鍾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
有興悲何繼,無愁意豈煩。
芳情隻自遣,雅趣向誰言。
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妙玉)
針對以上詩句有名家點評,我抄錄在此,以供大家欣賞:
中秋聯句緊接在抄檢大觀園之後,是借此明寫賈府的衰頹景象。
詩的開頭,寫“匝地管弦繁”、“良夜景喧喧”、“蠟燭輝瓊宴,觥籌亂綺園”等熱鬧景象,都是故作精神,強顏歡笑。實際上,酒席是無精打采的,寶釵、寶琴有在,李紈、鳳姐生病,賈母見“少了四個人,覺冷清了好些”,不覺為之“長歎”。寶玉因明雯病重而離席,探春因近曰家事而煩惱;所謂“管弦”,也隻有桂花陰裏發出的一縷十分淒涼的笛聲。在這“社也散了,詩也不做了”的情況下,黛玉“對景感懷”、“倚欄垂淚”,湘雲前來相慰,深夜裏硬拉她到水邊聯句,其寂寞情景,可想而知。
即使紙上歡樂,也給終篇。聯句不知不覺地轉出了悲音(“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一個說:“這時候了!”一個說:“這時候,可知一步難似一步了。”作者大有深意,所指不但作詩而已。湘雲的“庭煙斂夕梏”,“盈虛莫定”!等象征她的命運幻;黛玉的“階露團朝菌”,“壺漏聲將涸”也預兆她的生命將盡。“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這“淒清奇譎”的句子,正好是她們最富有詩意的自我寫照。
妙玉深感詩過於悲涼,想用自己所續把“頹敗淒楚”的調子“翻轉過來”,便從夜盡曉來的意思上做文章。但這不過是一種企圖逃避不幸命運的主觀願望罷了。黑暗過去之後,曙光是會來臨的。但是“光明決不屬於行將死亡的階級,也不存在於佛教信徒們的內心”徹悟之中。自以為能辨歧途、知泉源的妙玉,最後自己也不能免去流落瓜洲渡口、“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的可悲下場。這樣的安排,正可以看出《紅樓夢》反映和批判封建社會黑暗現實的真實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