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事終]畫梁春盡落香塵。【甲戌側批:六朝妙句。】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甲戌側批:深意他人不解。】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說的就是,曹寅與康熙為了兩方私情,做了荒淫的非製勾當,遺留下無窮盡的債務,不要說錯事是出在曹家的,真正敗家的原因是你們皇家。我講過的,在結構上寧府映射的是皇家。不僅僅我們曹家必敗,你們皇家也一如六朝故事,必然衰敗。脂批說,六朝妙句深意如此,指的六朝故事乃皇家故事。還說“深意他人不懂”也在此。
所謂“刪去遺簪更衣諸文”,那是放的煙幕彈而已,同時也是啟發思考之語。遺簪更衣是說,不要隻記得《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後有遺簪。”更要記住孔子出遊,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孔子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也許沒有人會朝這兒想:《史記·外戚世家》:“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遺簪更衣”之謂,實乃念及舊情,非為男女之淫也!大家都願意想秦可卿與賈珍做不才之事,被瑞珠看見,嚇的掉了簪子提不上褲子,那多麼膚淺啊,這也是作者有意讓那些膚淺之人朝這兒想的呢!她的解讀就是,康熙和曹寅之間有更衣服侍之誼,夫人舊簪之舊情。所做的那些事,使用史筆寫的地方太顯露,刪去了。其實,根本就沒有寫,啟發讀者想象什麼是史筆,史筆會記錄什麼?那肯定不會是去記載兩個凡人通奸的故事吧!史筆是“春秋”之筆,微言大義;不是記實之寫,描畫男女歡娛。兩者相差萬裏。其實是寫了康熙被雍正勒死的常說,正所謂“不寫之寫”。這兒曹顆(曹頓)化名脂硯齋以提示之筆告訴了這個真實的曆史故事。同樣風月即可指男女之事,也可以是風物歲月啊!《風月寶鑒》實指風物歲月亦即曆史的寶鑒,生活的寶鑒啊!《石頭記》也是人生的寶鑒、曆史的寶鑒啊!這些都在清晰的指向曹顆(曹頓)出家這一真實的故事。
(四)在曹家一麵。秦可卿就是曹顆(曹頓)。曹頓其實不是曹寅親生,是曹寅早前過繼的兒子,這個是有人論述過的,真如秦業抱養一般。秦業就是類比內務府郎中曹寅的,曹寅的虛銜就是郎中。這是曹頓過繼頂替曹顆的文本設計。曹頓過繼於曹寅後化名曹顆,曹寅母親孫氏十分疼愛,全家也都寄予很大希望,都認為是極妥當的人。曹頓做了江寧織造後,做了最重大的決定就是“全家計”,假死出家了,有瑞珠的死合族納罕,其實就是瑞珠代主假死的另一說法。秦可卿的病因病理,以及張友士的治療方案;映射的就是曹顆(曹頓)計劃年底還完債務,或者年底李旭申請再管鹽稅一年的要求得到批準,結果是年底康熙沒有批複李旭的申請。李煦的申請,就是張友士的治療方案。這個方案,沒有成功。那麼,曹顆(曹頓)就隻有一個辦法一假死出家才能保護全家了。這些描寫完全是摹寫於曹寅家的真實情況。秦可卿就是這樣兩麵的設計。
(五)大家最奇怪的就是秦可卿死封龍禁衛。這一女死男封,就是告訴讀者,這個死了的人就是個男的,對於曹家而言就是曹顆(曹頓),現實的曹顆曾做過宮廷侍衛。現實中,曹家男兒就是十六歲後進京備選,要先做皇帝侍衛的。曹家三代男兒都曾做過這個工作,這是他們的真實經曆。
通過以上的解析你應該很清楚了,秦可卿的形象是兩個麵相的,此所謂“一手也而二牘”。一麵是康熙為代表的皇家形象,他是曹家邯鄲一夢的引夢人也是出夢人;一麵是曹頓為代表的曹家形象,他是曹頓“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兼美“理想”的實踐者。秦可卿為何叫“兼美”?就是因為她一手製造了賈寶玉的人夢一金玉良緣,一手製造了賈寶玉的出夢一懸崖撒手回歸木石前盟,正是她製造了賈寶玉“做官”與“守誌”兼美幻想的實踐。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這一令人迷惘的話題,隱藏的是以上真實的故事,隱藏了如此重大的比托,它是大家走進紅樓迷宮的主要文字密碼。